準確把握農業和農村發展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
40年前,從農業和農村開始的中國改革,其作用和影響之大,今天有目共睹。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的40年,是遵循自然規律的40年,是崇尚科學的40年,是可持續發展的40年。
當時,農業和農村改革的重大舉措有兩步:一是1983年在全國推開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中央政府把局部農民自發創造的自救措施推廣到了全國的農業和農村。二是1984年徹底解散了人民公社,讓農業和農村直接融入市場。這兩步改革立竿見影,即刻取得顯而易見的效果。人民公社解散僅僅兩年後,全國不僅解決了糧食短缺問題,還第一次出現了“賣糧難”。糧食供給能力由此開始呈持續增強的狀態。
40年來,中國農業和農村之所以能穩步而快速發展,在於中央實行了“遵循規律,堅持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進入工業化快速發展進程,農業和農村適時適當地順應了工業化的發展,在自由市場的結構裏,既接受自由市場自行調節規律的支配,又接受工業化技術效率規律的支配。作為工業化的隨動過程,農業和農村的建設與發展,便與工業化的繁榮程度緊密地聯繫起來。
事實表明,遵循自然規律和市場規律,農業和農村就能實現較好發展。農業的科學技術發展和農業與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可能脫離整體經濟環境獨立實現。工業化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科學化的必要前提條件,可持續發展是工業化發展對農業和農村的基本要求。
進入工業化時代,工業生産遵循效率的規律,資本、勞動力和其他資源必定逐步集中于各個級別的城鎮中。古老的農業和農村通過使用工業和城市傳遞而來的科學和技術,使自己強盛起來,以便適應整體經濟發展的要求。農業和農村由此而做出的合理反應,便不可避免地日益接受了科學技術的武裝和指導。
在思想意識方面,農業和農村要有效地接受工業化提供的科學技術武裝和指導,其實也包括了對經濟體基本結構和基本運作規律的判斷與認識。事實表明,通過實際統計數據,人們便可以很容易地在哲學水準上認識到改革開放前後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變化。也就是説,在一般經驗水準上,人們不僅可以基本察覺工業化經濟中農業和農村的一般變化,而且對於其中的主要因素及其發展趨勢,也可以很容易地把握到。但是,要深究這其中的內部結構和變化狀態,如果缺少科學研究,很難得出準確認識。
運用經濟學的科學範式所得出的測定結果表明,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工業化程度仍處在大規模的、繼續深入的發展進程中,農業小部門化發展還沒有結束。今天,在農業和農村工作中,繼續堅持崇尚科學的原則,仍然是很必要的。科學的分析結果,可以為科學決策提供正確依據。而只有科學的決策,才能推動農業和農村建設在改革開放新時代實現更加深入的發展。
當前,國家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科學的分析結果同時表明,農業和農村在保障工業化經濟發展過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適時適當地加強農業調整和農村建設,不僅是經濟工業化所必需的,而且超出經濟增長本身的狹窄意義,具有更深遠的社會意義和生態發展的意義。對此,實踐所給予的證據已經很明顯。
可持續發展問題,是20世紀中期全世界經濟工業化蓬勃發展之時,人們從環境惡化、基本資源短缺的現象中發現並提出的。由農業(包括林業在內)生産主體對像是生物體這一特徵所決定,科學家們進一步認識到了農業和農村在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保護中的作用,進而認識到農業和農村在保障工業化可持續發展中的實際地位。由此,也科學地發現了農業和農村建設在整體經濟發展中的歷史性作用。顯然,農業和農村並不是經濟工業化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因素,但如果農業和農村本身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整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會大幅度減弱。因而,可持續發展問題是人類經濟進入工業化之後才出現的,而農業(包括林業在內)和農村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改變之後,其不可替代的新作用被人們重新認識了,並被更加重視了。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成了經濟工業化的新任務之一,甚而成了經濟工業化的新標誌之一。
改革開放40年來,農業和農村發展回到了市場經濟的正軌上,取得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成績,奠定了國民經濟工業化的基礎。其最主要的特徵是:以遵循規律為本分,以崇尚科學為追求,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目前,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範圍內,農業和農村發展出現了專業整合與土地流轉並舉、轉型與振興共時、精準扶貧與城鎮擴建交替的局面。面對這樣艱巨複雜的任務,我們簡單以以往的經驗來應對,顯然不夠。然而,基本原理卻是簡單明確的,繼續堅持40年來的基本政策,繼續遵循規律、崇尚科學,中國的農業和農村建設,一定會在現代化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紮實,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