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傳寶:徹底破除和平積弊 紮實聚力備戰打仗

2018-08-14 13:38: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8月11日,備受關注的“國際軍事比賽-2018”落下帷幕。中國參賽隊員密切配合、奮力拼搏,各項比賽均取得好成績。中國軍人的傑出表現,引起了參賽選手的重視和尊敬。連續5年參賽、連續2年承辦比賽,中國軍隊對這項30多個國家、5000多名軍人參賽的“軍事奧林匹克”,表現得越來越淡定與從容:著眼長遠、瞄準實戰,把戰鬥力作為根本導向,不刻意追求成績,不唯金牌論英雄,“靶心向戰”的務實理念貫穿始終。有輿論評價説,國際比武,中國軍隊“要的不止是冠軍”,他們正變得越來越開放自信!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提出了鮮明的實戰導向: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紮實做好各戰略方向軍事鬥爭準備,統籌推進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軍事鬥爭準備,發展新型作戰力量和保障力量,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加強軍事力量運用,加快軍事智慧化發展,提高基於網路資訊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還有一個令世人矚目的身份——軍委聯指總指揮。黨的十九大閉幕第二天,習近平主席就主持第一次軍委常務會議,強調軍委班子要推動全軍各項工作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隨後,11月3日,習近平主席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時強調,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必須扭住能打仗、打勝仗這個關鍵,在備戰打仗上有一個大的加強。這表明瞭新一屆軍委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全軍各項工作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的鮮明態度。

  一場掃除和平積弊、提升備戰打仗能力的熱潮全面興起。今年元旦剛過,1月3日,中央軍委隆重舉行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習近平主席向全軍發佈訓令,命令全軍各級要強化練兵備戰鮮明導向,堅定不移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作為中心工作,抓住不放,抓出成效。統帥一聲令,全軍齊行動。受領訓令後,全場官兵面向鮮艷的八一軍旗,高聲誦讀軍人誓詞。軍旗獵獵,誓言錚錚,充分體現了官兵堅決聽從習主席號令、大抓練兵備戰的堅定意志。鐵甲滾滾,戰艦馳騁,銀鷹呼嘯,劍指蒼穹……全軍上下以飽滿的政治熱情、高昂的戰鬥意志,在中華大地迅速掀起實戰化軍事訓練熱潮。

  一場被稱為“史上最牛軍改”的軍隊改革正在深入推進中。這場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提高軍隊的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和效率。軍隊是為保家衛國而存在的,能打仗、打勝仗是軍隊的最大價值,是人民群眾的最大期盼,也是這輪改革的核心指向。戰場勝負可能只是一朝一夕之間的事,但決定勝負的力量卻消長于朝朝夕夕的改革與建設之中。衡量一次軍事改革是否成功,標準可能有多種多樣,但最根本的一條是看經過這種改革的軍隊能否經受得住戰爭的考驗。

  思想的銹蝕比槍炮的銹蝕更可怕,和平積弊是練兵備戰的頭號天敵。長期相對和平環境,對軍隊是一種嚴峻考驗。多年沒有打仗,使有些官兵不同程度患上了“和平病”。中國軍隊已經多年沒有打過仗,現在還能不能打仗,不僅是國人的關注點,也是海外輿論經常議論的地方。能不能自我加壓、主動掃除和平積弊,是考驗這支軍隊能不能具有真正拉得出、打得贏的關鍵。

  在習主席引領推動下,人民軍隊迎來全面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全面提高打贏能力的新局面。陸軍組織新型作戰力量大比武,高標準打造跨區基地化訓練“升級版”;海軍三大艦隊礪兵大洋,創下參演兵力最多、訓練要素最全、攻防難度最大等多項紀錄;空軍構建起以“紅劍”體系對抗、“藍盾”防空反導、“金頭盔”自由空戰、“金飛鏢”突防突擊4個實戰化訓練品牌為牽引的訓練新格局;火箭軍組織導彈基地全型號連續發射、整旅導彈火力突擊,戰略威懾和實戰能力進一步提高;資訊化條件下聯合演習演練,突出體現全系統全要素參與、戰略戰役力量全覆蓋、陸海空天網電全維展開……

  從“天天忙得像打仗”到“天天忙著想打仗”,一字之差,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寧可備而不戰,不可無備而戰”。從朱日和紅藍軍拼死對抗,到13個集團軍軍長走上灼灼考場;南海閱兵聲勢雷動,東海實彈演習三軍用命;跨區拉動演練已是常態,戰機機群突出第一島鏈已是常規訓練。就在不久前,兩架B-52美軍轟炸機出現在了東海的上空,美軍飛行員按下按鈕,意圖模擬攻擊中國航母。觀察到這一訊息,我國空軍殲-20戰機挂彈升空,警告美軍轟炸機。這一切,都是以實戰標準來應對,在實戰演練中錘鍊打贏能力。

  “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這就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這支人民的武裝正在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任務,向改革要戰力,以實戰謀打贏,以“召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氣魄來回應一切挑戰!(作者王傳寶係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