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熱點辨析:把黨性鍛鍊擺上重要位置

2017-11-15 10:24: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四個意識”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全面從嚴治黨之所以能取得顯著成效,與廣大黨員、幹部重視黨性鍛鍊密切相關。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全黨同志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加強黨性鍛鍊”。然而,個別黨員、幹部在黨性問題上還存在模糊認識,他們認為黨性是抽象的、虛幻的,創造看得見的政績才是硬道理,因而忽視了自己的黨性鍛鍊。這種認識和做法是非常危險的。放鬆黨性鍛鍊,就很可能滑入腐化墮落的深淵。大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把加強黨性鍛鍊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指出,一致的行動,一致的意見,集體主義,就是黨性。我們要使許多自覺的個性集中起來,對一定的問題、一定的事情採取一致的行動、一致的意見,有統一的意志,這是我們的黨性所要求的。由此可知,如果黨員、幹部不服從組織、不服從中央、不執行中央的決策、不遵守黨規黨紀,就是不講黨性。習近平同志指出:“共産黨人無論是想問題、搞研究,還是作決策、辦事情,都必須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而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這就是共産黨人的黨性原則。”因此,黨性絕不是抽象的、虛幻的,它具體體現在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體現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如果在具體工作中不能把黨的事業和人民群眾利益放在心上、落到實處,那就喪失了基本的黨性原則。

  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黨性問題對於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説至關重要。如果黨員、幹部黨性不強,總是意見分歧、各行其是,在思想上和行動上不能做到高度統一,那麼,黨就會成為一盤散沙,毫無戰鬥力可言。抗日戰爭時期,面對嚴峻複雜局面,一部分黨員尤其是少數高級領導幹部的思想和行為中存在獨立主義、分散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等,給革命事業帶來嚴重損害。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黨在1941年7月1日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有力促進了黨的事業發展。回顧我們黨96年的歷史可以看到,加強黨性教育對於黨的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黨面臨歷史性大考的關鍵時期,更要通過黨性教育來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更好肩負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我們黨在選人用人上一直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黨性便是德的主要內容。無論在任何時期,優秀黨員、高素質領導幹部都具有一個共同特點:有著堅強的黨性。無論任何時候,他們都忠誠于黨的事業,在任何艱難困苦面前都意志堅定、百折不撓;他們嚴格要求自己,有極強的組織紀律性,永遠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樣:堅強的黨性,是成為高素質領導幹部的首要條件。一個領導幹部如果黨性不強、政治立場不堅定,總是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搞本位主義、小圈子、兩面派,無組織無紀律,不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就算本事再大、能力再強,也不可能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幹部。一些領導幹部包括高級幹部貪腐落馬也説明,不加強黨性鍛鍊、喪失黨性原則,最終就會走向腐化墮落。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鮮明提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黨性鍛鍊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通過加強黨性鍛鍊,始終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作者為中共北京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