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前,有臺胞悄悄回鄉

時間:2007-11-27 08:30   來源:廈門商報

  郵路不通,海上託人捎信

     臺灣當局開放臺胞赴大陸探親之前,兩岸同胞被隔離了38年的時間,生活在臺灣的許多臺胞,與大陸的親人失去聯絡。這期間兩岸郵路不通,臺胞想盡辦法,為的是與他們的親人聯繫上,彼此見上一面。從我個人了解來看,這期間,兩岸親人的聯繫大體上有三種辦法:

     第一種辦法是,通過漁船的方式。當時兩岸的漁船經常在同一片海域上捕魚,彼此都知道哪條船是哪的,但船之間又不敢靠得太近,只能保持一定的距離,相互呼應,詢問來自何鄉何鎮。偶然間會遇到同鄉的,有的臺灣漁民會要求大陸鄉親代尋親人,回去報個平安,有的還會把一兩個手錶裝進信袋裏(因為當時新台幣在大陸不能用),託大陸漁民帶回給老家的親人;

     第二種辦法是,通過新加坡遊客轉寄信物。當時臺胞與香港聯繫還比較難,他們會利用新加坡熟人到臺灣旅遊的機會,把錢給新加坡熟人在臺灣用,待離開臺灣回新加坡,再用等額的外幣匯到臺胞指定的大陸家鄉;

     第三種辦法是,通過美國傳達資訊。有少部分臺胞到美國旅遊時,剛好遇到同鄉的朋友,就委託對方給大陸的親人轉信、東西或者捎個口信。

     合繪家鄉地圖,聊解鄉愁

     我老家在惠安縣浮山鄉(原獺江鄉),記得解放前,我們村子跟臺灣的聯繫很緊密,經常有來往。那時我有一群朋友到臺灣工作,解放以後,兩岸隔絕,相隔兩地的親人見不上面,而遠在臺灣的鄉親,日久月長,也開始懷念起家鄉的親人。據説,當時他們總是通過各種方式來寄託對家鄉的渴望想念,時常湊在一起聊聊家鄉事。

     那時,有人帶頭髮起畫家鄉地圖的倡議。隨後,他們便你一言我一語的,根據腦中的印象,一同把家鄉的地形圖畫出來。畫出家鄉的地圖還不夠,每當思鄉情緒高漲之時,他們還經常湊在一塊,拿著地圖,指著家裏的位置,細細去品味兒時發生的點點滴滴,有的還從外面的資訊中了解家鄉的變化,從中進行修改。在這些臺胞看來,這就是他們日常中最為快樂的事情。

     早些年,一個姓曾的同鄉從臺灣寄來了一張手繪圖給我。可惜的是,當時兩岸還沒有恢復往來,這個人還沒能回到家鄉,就已經過世了。

     1975年初,首個臺胞來廈

     曾貽煌是我小時候的玩伴,也是我的堂親。解放前,他隻身前往臺灣,便與惠安的母親相隔兩地,數十年都未能見上一面。

     1975年2月底,按捺不住思鄉情緒的曾貽煌,將漁船從臺灣開到惠安碼頭邊。可是到了惠安,他怎麼也找不到年已80歲的老母親,心想母親可能已經過世,後來在當地公安局的幫助下,才得知母親早在解放後搬到廈門居住。

     廈門市臺辦聽聞此事,立即派人到惠安接曾貽煌。一路上,曾貽煌的心情異常緊張。當他在中旅社看到老母親時,一見面,他就能説出有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沒能見到母親。隨後,當即撲在老母親身上,便是一陣痛哭。

     在重溫母親懷抱之後,曾貽煌當天晚上享受到了數十年來少有的親情,與家人吃了頓團圓飯。曾貽煌不停地給母親夾菜,説自己不孝,沒能好好照顧母親。

     當晚,市臺辦給他安排兩張床的房間,但是他堅持要求能像兒時一樣,和母親同睡一張床。這麼多年了,老母親也是日思夜想,盼著能早日見到兒子。母親將兒子攬在身邊,摸著他的頭,嘴裏輕輕地哼著兒子小時候聽慣了的童謠,讓兒子好好感受幾十年來失去的那些母愛,重溫溫馨回憶。

     母子見面的第三天,曾貽煌才在市臺辦的護送下回惠安,然後隨臺灣漁船返回臺灣。

  (商報記者 莫曉敏採訪整理)

  講述人:曾予冰

     廈門市臺辦原副主任,他的家鄉惠安縣浮山鄉幾乎家家戶戶跟臺灣都有聯繫,他也有親人和朋友在臺灣,在開放探親期間參與接待臺胞。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