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在大陸20年:突破藩籬 掀起四波投資浪潮

時間:2007-11-26 17:29   來源:華夏經緯網
  自1987年的“兩岸探親潮”以來,臺商在大陸屢屢突破島內“獨派”政客設立的層層藩籬,掀起前赴後繼的四波投資浪潮。隨著大陸經濟飛速發展,愈來愈多的臺商將妻兒舉家遷至大陸。4月16日,中國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的成立,更標誌著臺商在大陸政治地位的水漲船高

  “探親潮”引領臺商“登陸”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陳鍵興發自北京 每年365天都有臺灣同胞往來于海峽兩岸,常住在大陸的臺商、臺企幹部和他們的眷屬已有百萬之巨,“連爺爺”也回來過了,兩岸春節包機已不再是新聞……而這一切,都源於20年前在兩岸間打開一扇門的“大陸探親潮”。

  臺胞踏上返鄉之路

  1950年,姜思章被敗退臺灣的國民黨軍隊抓來“充軍”,從此與家人分隔兩岸。當時他只有14歲。跟姜思章一起到臺灣的,還有來自大陸各省的120多萬軍人及眷屬。

  此後30年裏,兩岸對峙,所有溝通管道幾乎全被切斷。姜思章雖然在臺灣結了婚,家庭生活圓滿,太太是客家人,兒媳是嘉義人,但他一直抱著那似乎遙不可及的返鄉夢。

  20世紀80年代初期,膽子大些的老兵經過精心籌劃,秘密地突破島內當局的禁忌,利用赴港澳或赴海外的機會,先是與大陸親人在“模糊地帶”的“第三地”團聚,後來就更勇敢地“偷跑”回鄉,姜思章就是其一。

  1987年11月2日,常州籍臺胞周純娟女士拿到了香港中國旅行社簽發的第一號臺胞旅行證,成為首位得以“循正式途徑”回大陸探親的臺灣同胞。十多天后,她回到了位於常州市娑羅巷17號的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院子,見到了闊別40年的老母親。

  正是因為此前幾年裏島內外的強大壓力,臺灣當局在這一年被迫開放除現役軍人和公職人員以外的“三等親”以內的臺胞回大陸探親。一經開放,一股滾滾的“探親潮”洶湧而起。1987年11月至年底,就有超過1萬名臺胞踏上了回鄉之路。兩岸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播出民眾的尋親廣告,“尋親潮”接踵而至。

  從“探親潮”到“投資潮”

  在開放探親之後,島內民眾要求赴大陸觀光、經商的熱潮也一浪高過一浪。

  1989年,臺灣當局不得不放寬允許臺胞赴大陸的許可範圍。以探親為主的兩岸人員往來開始發生變化,臺灣旅行業者開始與大陸同業合作,為臺胞提供大陸觀光服務;同時,臺胞在大陸也開始投資設廠,進行學術、文體等各項交流活動。“臺商故事”自此開始。

  事實上,第一批臺商就在第一波回大陸探親的臺胞當中。那個時候,臺灣經濟已經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大陸還處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回來探親的臺胞多有種衣錦還鄉的感覺,回來後常常是金項鍊、金戒指和金耳環之類的東西大大方方地往外送。

  他們中的一些人後來決定在家鄉投資點産業,開始不過是為了幫助親戚過日子的小買賣,幾乎都是“個體戶”的規格,親情的訴求強于投資利益的期望。隨著“探親潮”日益常態化,越來越多的島內民眾開始“非探親”地到大陸走一走。而在大陸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許多人找到了創業的想法,並開始付諸實施。隨即便是不斷掀起的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臺商登陸潮”。此後20年間,臺商的腳步從大陸的東部沿海,逐漸踏至廣大的中西部“墾區”。

  淘金大陸路線變換圖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李寒芳發自北京 20年來,從政治對立時代艱難起步,經歷李登輝“戒急用忍”的禁錮,直至今日仍在陳水扁“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八字緊箍咒下夾縫求生,活躍在大陸的百萬台商屢屢突破島內“獨派”政客設立的層層藩籬,闖出一片天地。

  前赴後繼的四波投資浪潮

  臺商“試水”大陸,緣起臺灣當局1987年正式解除“戒嚴”。第一波投資潮奠定了以輕紡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基礎,投石問路的也大多是中小型企業。

  台塑大王王永慶1990年的大陸行,掀起了第二波投資潮。王永慶在考察廈門海滄區後,擲下興建石化工業城的“901工程”重磅規劃。此舉恰逢第一波臺商投資效應勢微,雖然“王永慶震撼”未能最後成行,以石化、重化工為代表的資本密集型産業投資潮卻風生水起。

  2000年又是一個分水嶺。如果説前一個十年臺商投資大陸尚且集中在代工生産的“小打小鬧”的話,後一個十年的臺灣晶片業西進,則標誌著臺商對大陸投資結構的全面調整。自此臺灣高科技産業蜂擁搶灘“登陸”,以電子業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産業的第三波投資者紛至遝來。

  2005年,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主席先後訪問大陸,並同中共中央達成廣泛共識,其中多項內容涉及兩岸經貿,開啟了第四波“投資潮”,第三産業的服務業就此挑起大梁。

  北上西進的新路線

  無獨有偶,臺商西進大陸的路線也幾經波轉。兩岸堅冰初破時,“先吃螃蟹”的臺商們,大多通過繞道香港投資的迂迴方式,投資地點也多選擇在地緣相近、血緣相同的福建及珠三角地區。

  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上海浦東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逐漸成為臺資的又一個聚集地,並延伸到環渤海甚至西部等腹地地區。目前,臺商投資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中南地區和華北地區,江蘇、廣東、上海、福建和浙江是前五大投資地區。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非教授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表示,臺商對大陸的投資由南向北、由東向西擴展,將在環大陸沿海外凸弧形地帶的基礎上,由沿海向內陸輻射,形成“遍地開花”的全方位發展格局。

  從城市跳躍到農村

  1992年,臺灣茶商李瑞河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漳浦縣創辦天福集團,選擇了祖祖輩輩的老本行經營茶葉。如今天福在大陸擁有570多家連鎖店,李瑞河也得到“兩岸茶王”的美稱。漳浦後來也成為兩岸經貿論壇上宣佈批准設立的臺灣農民創業園之一。

  看準大陸“新農村”建設的商機,“都市輻射農村”,搶先佈局廣袤的農村市場已經成為臺商地域遷徙的一個新特徵。“大陸農村市場將成為臺商爭奪的新目標。一些臺商正逐漸向大陸農村市場轉移,並有可能引發一場新農村市場商戰。”全國政協常委、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田鶴年説。

  兩岸農業合作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步,截至2006年底,試驗區、創業園有臺資農業企業近4500家,佔大陸臺資農業企業的73%左右。“新臺農”們為內地農業向高效優質發展起到了示範和推動力量。

  臺商大陸參政衝破藩籬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胡宇廷發自北京 繼臺商林重光去年年底參加廈門的區人大代表選舉後,今年又有3名臺商成為東莞市政協委員,臺商在大陸地方政界的身影越來越活躍。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楊毅4月5日證實,籌備多時的中國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簡稱臺企聯),也將於4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立。

  全國臺商組織化

  臺企聯作為臺商自發成立的全國性組織,已經醞釀了兩年多。

  福建漳州臺資企業協會會長何希灝指出,成立臺企聯的作用主要是建立地方與中央的聯繫管道。有了聯誼會之後,“大家跟中央就近了”,加上各地有各地的特性,中央的政策對各個地區應該有些靈活性,透過聯誼會溝通,中央可以了解地方真正的狀況。

  據悉,臺企聯會址暫設于北京中環假日酒店商務辦公樓,鄰近國臺辦所在的廣安門南街,一年租金不到人民幣100萬元。總會籌備人員向臺灣《聯合報》指出,總會的經費來源,將倣照各地臺協的做法,即以理事、常務理事、副會長和會長,依不同職務捐贈不同款項,以此作為主要經費來源。

  地方參政早有嘗試

  如果説臺企聯的成立,標誌著全國臺商的組織化,那麼在大陸各地,臺商參政早成氣候。在許多省市級別的兩會上,以臺商為主的臺胞列席會議已有多年。諸如湖北宜昌這樣的內陸城市,臺商已連續四次列席政協會議。每年6至9人不等,第一次參會即提建議11條。

  比列席走得更遠更深的是直接參選。今年1月,擁有臺灣、香港雙重居民身份的鳳凰衛視主播吳小莉成為第九屆廣東省政協委員,引起廣泛關注。緊隨其後,廣東省東莞市三名臺商也破天荒出任市政協委員,分別為現任東莞臺商協會婦聯會會長林佳蓉、現任東莞臺商協會副會長洪文正與前會長翁阿輝。三人都已在東莞經商十多年,與吳小莉及此前的黃紫玉、胡慧中等不同的是,他們都是純臺灣居民。

  比參加政治協商機關更進一步的是進入權力機關。早在2002年底,就有一位在浙江省投資的臺商,曾被其工廠的工人聯署提名參選區人大代表。廈門臺商林重光于去年12月參選區人大代表,是廈門市臺商參選區人大代表的第一人。

  臺胞在大陸參政並不容易,主要阻礙,在於臺灣當局。

  吳小莉當選廣東省政協委員後,臺“陸委會”聲稱,或拒絕其入境,或“依法”處罰其“臺灣人民在中國政府任職”的行為。所謂臺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臺灣地區民眾不得擔任大陸地區職務,違者可處新台幣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此,當選東莞市政協委員的臺商翁阿輝説:“我只是為臺商發聲而已,要罰就罰吧。”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