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認識雷鋒和雷鋒精神?

時間:2012-03-12 10:18   來源:人民網

  今天,我們如何認識雷鋒和雷鋒精神?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50年前,雷鋒因為在工作中勤奮努力,在生活中熱心助人,成為道德模範和“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代名詞。半個世紀以來,雷鋒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幾代中國人。

  而就在全國各地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同時,一些不同的聲音也隨之而來。雷鋒的照片是不是“擺拍”的?雷鋒撿糞論斤稱?雷鋒捐款哪來的錢?等等,這裡面有一些是單純的事實爭論,但也不乏通過解構雷鋒來製造議題、將其污名化的傾向。與此同時,還有一種不同聲音也在為我們還原雷鋒,呈現其作為“潮流先鋒”的另一面。回顧雷鋒22年的人生,戴紅領巾、主動回鄉當農民、當政府公務員、喜愛拍照片、發表文章、成為煉鋼工人、穿皮夾克戴手錶、參加解放軍、學習《毛澤東選集》……在這些五六十年代的時尚生活裏,雷鋒多了些美,多了些人性的柔軟。

  作為榜樣出現的雷鋒,自然帶著一些歷史的痕跡。他的一言一行,是那個時代精神價值的濃縮與寫照。無論如何,“雷鋒精神”本身所展現、所傳遞的是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這些積極堅定、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至今依然具有濃厚的現實意義。

  雷鋒的“高大全”的形象,可以被還原得更人性化。但無視“雷鋒精神”的價值內核,在50年後的今天去鼓噪一些毫無意義的論點,無疑是一種本末倒置。作為符號的“雷鋒”是一個時代所追求的價值觀縮影,作為標桿的“雷鋒精神”則是一個需要不斷解讀、發揚傳承的價值議題。帶著時代印跡的雷鋒,並不妨礙“雷鋒精神”與時俱進。

  “雷鋒精神”是中國人所具有的善良和美好的品質的象徵,也是人類共同的美好的情感的象徵。當“最美媽媽”吳菊萍挺身接住墜樓女童,母愛背後的大愛感染著我們;當“最美女孩”刁娜用自己的一條腿換回一條生命,生命的意義讓我們再次沉思;當“愛心婆婆”陳賢妹救起了被碾壓兩次的小悅悅,道德的良知向我們吶喊。在社會道德滑坡、誠信缺失、精神文明屢受挑戰的現實語境下,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是把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延續了千年的善良和美好與現代人對美德和精神境界的追求結合起來的集中表現;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則利於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養成,不斷加固我們那道脆弱的社會道德文明防線。

  信仰是任何時代、任何人都無法回避的命題。時代的迷茫與問題,需要我們自己來正視解決。正如有評論所説,雷鋒精神所代表的一種人生追求、價值探問和德性實踐,既是個人的,也是普遍的,既可以安頓一個人的心靈精神世界,也可以成為時代性、群體性的心靈依託。這正是雷鋒精神的超越性價值所在,成為時代的精神基座,也正是今天仍然推崇和呼喚雷鋒精神的原因所在。 任 冰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