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雷鋒日”即將到來之際,全國上下又掀起了“學雷鋒”“談雷鋒”的熱潮。經過近50年的沉澱,雷鋒已然成了全民心中的道德楷模,“雷鋒”二字也已經成為奉獻精神的符號和象徵。時至今日,對雷鋒精神也已經有了豐富多彩的解讀和闡釋,當然也包括今天我們正在嘗試的經濟學視角。
提起“雷鋒”,大家就會本能地想到“做好事”“助人為樂”“無私奉獻”“螺絲釘精神”……這些便是雷鋒精神的核心元素,細究這些核心元素的本質,便是通過“克己”來“利他”,換成一個經濟學的表述,就是通過自己付出一定的時間、金錢、物品或勞動,來滿足他人的需求,而且這種付出的最大特徵是無償性,所以我們經常説“做好事不留名”嘛!
説起“學雷鋒做好事”,就涉及“好事”的標準問題。我們認為,一件事稱其為好事,首先必須符合被幫助人的需求和意願。比如,在擁擠的公交車上,給站立不便的老人或抱孩子的婦女讓座,一般情況下是符合被幫助者的需求和意願的,那麼這樣的讓座行為便可以稱為“學雷鋒”。比如,給在冰凍天氣中困在高速公路上的司機們送去食物和水,也是“學雷鋒”。
在這些學雷鋒做好事中,老人和婦女得到了座位,饑寒交加的司機得到了食物,也就是他們的需求和意願得到了滿足,而在經濟學中,衡量這種滿足程度的術語叫做效用,而對人來講,增加一個單位的物品或服務所帶來的效用則被稱為邊際效用,在現代社會,邊際效用最大化已經被當做很多行為的決策依據。還是在上面的例子中,給得到座位的老人或婦女再增加一個座位,對於他們來講就不那麼迫切了,給吃飽飯的受困司機送去食品也不像之前那麼迫切了,也就是説,增加的座位和食品對當事人産生的邊際效用已經不如之前那樣顯著了。像這樣隨著物品和服務的增加而邊際效用遞減的趨勢被稱為邊際效應。
之所以我們又涉及邊際效應這個概念,是因為在當前的“學雷鋒”活動中,出現了一些“走過場”的事例。據央視報道,每年3月5日前後,一些中小學生都會集中去一些敬老院“學雷鋒”,幫助老人打掃衛生,陪老人談心説笑送溫暖。結果,敬老院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煩不勝煩。而這些學生們則一去無影蹤,直到下一年的3月5日。當然,學生們到敬老院“學雷鋒”,其良善的初衷本無可指摘,但是,第一批來到敬老院的學生們,確確實實給老人們帶來了溫暖和歡笑,也就是實現了最大的邊際效用,而第二批來到的學生效果就不如第一批,等到第三批、第四批來到,老人們所能體會到的邊際效用也許已經為零甚至是負效用了。那麼這樣的敬老院學雷鋒便出現了明顯的邊際效應,對老人們也許已經是一種痛苦而非快樂了,對那些來去匆匆的學生們,則只是完成了一年一度的“任務”。
邊際效應理論告訴我們,邊際效用最大化應該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做好事也要儘量做雪中送炭的事,而少做錦上添花的事。學雷鋒一定要常態化,要在老人們最需要陪伴的時候來到他們身邊,而不要僅僅是走過場。文/陳慶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