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蒜、生薑價格暴漲,到白菜、蘿蔔售價暴跌,近年來困擾我省農産品的價格劇烈波動問題,恰恰是産銷銜接失衡。
就像省城唐王鎮西王蔬菜合作社負責人王連成告訴記者的,雖然村裏多年種植白菜,但依然無法避免菜價暴漲暴跌的傷害,“去年白菜太賤,很多菜爛到地裏都沒人收,今年上半年幾乎沒人種了。結果到了5月,菜價猛躥到每斤1塊多,大家夏天又都搶著種,結果到現在,早熟早上市的白菜,5毛錢一斤都沒人要。”
“山東包括全國的農産品價格出現‘過山車’式波動早就不是一年兩年了。”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告訴記者,“造成這種價格暴漲暴跌的,就是産銷兩端的資訊不對稱。菜農不知道明年去哪賣菜,能賣掉多少?批發商也不知道今年有多少人種菜,種植面積多少,産量怎麼樣;怎麼做到供需平衡,價格穩定。”
而我省農業部門的調查數據也顯示,目前我省蔬菜種植規模在370萬畝左右,每年種植面積的增減對蔬菜價格影響不大,而影響蔬菜價格暴跌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農民缺乏市場資訊指導,一旦出現盲目種植導致蔬菜集中上市,短期的供過於求勢必會造成菜賤傷農。
曾經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過《多措並舉防範農産品價格大幅波動》提案的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師範大學教授陳德展告訴記者,不管菜價漲還是跌,菜農其實都是受害者,“菜價跌不必説,即便菜價上漲,大部分也是因為流通環節的加價,真正到種植者手裏的收益也不是很高。所以,要解決農産品價格大起大落,除了加強産銷之間的資訊對接,更重要的是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向訂單農業和産業化農業方向發展,打通種植和銷售環節。(崔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