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環京津貧困帶”開發納入國家戰略
對於如何解決環京津貧困問題,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員、重點學科首席專家王彥坤等一些專家建議,應將這一區域納入國家戰略,給予政策扶持,並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一是國家在制定下一個十年扶貧開發規劃時,把“環京津貧困帶”開發上升為國家扶貧戰略,建立生態經濟特殊示範區。建議國務院扶貧辦將河北省2011-2020年“環首都生態富民行動計劃”列為國家成方連片發展和生態補償傾斜支援的範圍。研究制定《環京津貧困地區發展規劃》,設立環京津貧困帶發展專項資金,並加大轉移支付力度。
二是比照中西部地區給予其政策支援,構建“大扶貧”格局。建議對環京津貧困帶的24個縣參照西部大開發政策,制定特殊的戰略措施和優惠政策,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減少乃至取消各類專款的地方配套比例。
多年的扶貧實踐證明,集中連片的貧困問題單靠專業扶貧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為此,需構建起“大扶貧”格局,搭建起行業扶貧、專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發揮合力的集聚“平臺”。
三是建立起多元有序的生態補償機制。京津兩地應採取合理補償的方式對環京津市縣給予“反哺”,建立合理的市場化水資源配置機制。按照“誰治理誰受益,誰使用誰付費”的原則,著手研究包括水資源使用權損失補償、限制傳統工業發展權益損失補償、生態工程管護費用補償等在內的一系列生態補償機制。
此外,加快京津與冀之間的市場對接、産業融合,優先向環京津貧困地區實施産業轉移。協調京津與環京津貧困帶建立定點幫扶機制。積極探索建立京津冀“雙贏”或“多贏”的區域間協作發展機制,充分吸納京津周邊貧困地區的勞動力,將支援周邊貧困地區的發展作為京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建立長效的支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