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一個臺胞家庭的親身經歷 成為兩岸三通經典縮影

  時間:2010-01-11 09:53    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 相關連結

  大小“三通” 齊頭並進

  2001年,臺胞進香信眾搭船從金門、馬祖,分別直航至廈門和福州馬尾,福建沿海與臺灣金、馬、澎地區正式啟動兩岸“小三通”,海峽兩岸之間隔絕了數十載的大門慢慢開啟。

  廈金航線自2001年1月2日開通以來,經歷了從個案審批、團進團出,開通初期的不定期航班,發展到現在的每天32個固定航班,臺胞往返兩岸越來越方便,出入境旅客人數也呈幾何級的速度遞增:2007年全年出入境人數不足70萬人次,2008年突破90萬人次,2009年更是首度超過百萬人次大關,達到119.5萬人次。

  2008年7月,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實施以來,赴臺遊迅速掀起熱潮。據統計,2009年共有6.5萬人次大陸民眾從廈門海港口岸赴臺遊,另有1.7萬人次旅客從廈門航空口岸赴臺旅遊,從廈門口岸赴臺旅遊的遊客超過8萬人次。廈門正成為大陸民眾赴臺旅遊的“黃金通道”。

  2008年11月4日,兩岸正式簽署海峽兩岸海運、空運、郵政三項協議後,海峽兩岸基本實現了“大三通”。我省沿海8個一類開放口岸全面對臺開放,福州、廈門成為兩岸空中包機航點和郵件分發局,福州還成為大陸與臺灣間唯一的水陸路郵政總包互換局。

  2008年12月18日,空中直航福州航點啟動運營。從2009年8月31日開始,兩岸空中直航從週末包機發展為平日包機,直至實現了兩岸常態化定期航班。廈門、福州航點開通了廈門、福州至臺北、臺中的4條空中直航航線,航班由每週4個航班增加為23個航班後運營順利,客流量持續增長。

  2009年,我省繼續積極推進構建兩岸直接往來綜合通道。“新金橋Ⅱ”豪華客滾輪從福州直航基隆,成為直航臺灣本島的第一艘大陸客輪;“中遠之星”客滾輪每週往返廈門、臺中、基隆,實現兩岸客貨滾裝直航實現常態化運營,標誌著海上直航的新跨越。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兩岸“小三通” 兩馬航線去年客流逼近10萬人次       媽祖故鄉莆田二00九年實現對臺合作多個首次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