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一個臺胞家庭的親身經歷 成為兩岸三通經典縮影

  時間:2010-01-11 09:53    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親歷“臺北-廈門”首次直飛

  2006年1月25日,來自臺北桃園機場的臺灣復興航空公司A321客機,順利抵達廈門高崎機場。

  此前,陳信仲80歲的老母親陳周罔市住在臺北,老人有一個心願,兩岸直航的那一天,她要到廈門與兒孫團聚、過春節。陳阿媽自己要身穿旗袍,陳信仲要身著唐裝,他們要穿著最具中華傳統特色的服裝在廈門相會。

  “阿姆,感覺怎麼樣?”“真好,真歡喜!”一齣機場,旗袍與唐裝緊緊擁抱在一起。

  臨近2006年春節,陳阿媽坐在臺北的家裏,正盼著在廈門的兒子、兒媳、孫兒們能回來過年。無意間,她透過玻璃窗看到了對樓的巨幅廣告:“臺北—廈門57年首次直飛”的橫幅。埋藏了幾十年的思鄉之情,對兒孫的思念之情,“飛去廈門和兒孫一起過年”的衝動瞬間迸發出來。陳阿媽隨即拉著保姆,買了回廈門的機票。這是臺北至廈門的第一架直航包機。老阿媽真高興,翻出了那件已有30多年曆史、逢重大節日才穿的旗袍……

  “以前從香港轉机,在香港就要等兩個小時,這次坐包機,早上從臺北出發,一個半小時就到了。”陳阿媽激動地講著閩南話。陳信仲一邊握著母親的手,一邊對記者説:“老人家一個人來了,我雖然吃驚,但不擔心。首航包機舒適又安全,她起飛前給我打個電話,我從日月谷出發,剛好可以接機。”

  當時,陳阿媽感嘆道:“直航班機要是能常態化就好了!”

  如今,四年過去了,老人家的心願已經成為現實。2008年12月18日,空中直航福州航點啟動運營,到2009年8月31日,兩岸空中直航從週末包機發展為平日包機,直至實現了兩岸常態化定期航班。廈門、福州航點開通了廈門、福州至臺北、臺中的4條空中直航航線,航班由每週4個航班增加為23個航班。

  “大三通”一年多來,掛念著兒孫的陳阿媽,到過廈門四趟,兩岸直飛讓陳阿媽省去了旅途的勞累;而作為商務人士,陳信仲和陳冠羽依舊更青睞于“小三通”,因為“廈金航線航班更多,時間彈性更好”。

  淺淺的臺灣海峽,海上、空中,都留下了陳信仲一家的行跡。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兩岸“小三通” 兩馬航線去年客流逼近10萬人次       媽祖故鄉莆田二00九年實現對臺合作多個首次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