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一個臺胞家庭的親身經歷 成為兩岸三通經典縮影

  時間:2010-01-11 09:53    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每次走廈金航線都有變化!”

  2007年,陳冠羽回臺灣參加投票選舉,這是他第一次選擇廈金航線。之前,陳冠羽都會從香港轉機回臺灣,“可以順便拜訪香港的朋友”。

  自從有了第一次的體驗,他發現,走廈金航線比從香港轉機少花兩三個小時。“從那以後,我幾乎都走廈金航線。”陳冠羽告訴記者。

  陳信仲要兼顧廈門、臺灣、新加坡三地的生意,更常回臺灣;而陳冠羽主要負責日月谷,一般三四個月回趟臺灣,“回去探親,我的奶奶、還有其他很多親人在臺灣”。因此,與父親相比,陳冠羽並不是那麼頻繁地走廈金航線。“每次走廈金航線,都有不一樣的感覺!”陳冠羽説。

  面對記者,陳冠羽細數起自己印象中廈金航線的變化——廈門靠泊碼頭由和平碼頭搬遷至廈門國際郵輪中心,新碼頭更加寬敞、明亮,而且邊檢執勤設施得到很大改善,驗證通道增加了,查驗設備更新了,還安裝了大型全彩LED電子顯示屏;廈金航線有了“第二通道”,由五通碼頭開往金門,航行時程僅30分鐘,比原有航道節省一半時程,且波浪不大,海面更為平穩;航班不斷增加,由每天28個固定出入境航班,變為現在的32個航班……

  更令陳冠羽感動的,是廈金航線的溫馨服務。廈門口岸實行中國公民免填出入境登記卡制度,並提前加開驗證通道,大大縮短了通關時間,基本實現了旅客邊檢通關“零等待”。

  “廈金航線是條充滿鄉情的路,從這裡走,很親切,真正有回家的感覺。”陳冠羽説。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兩岸“小三通” 兩馬航線去年客流逼近10萬人次       媽祖故鄉莆田二00九年實現對臺合作多個首次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