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記者從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獲悉,日前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復了《深化湄洲灣港口管理體制一體化改革方案》,同意將原湄洲灣港的4個港區、原泉州港的3個港區、原莆田港的1個港區,合併組成湄洲灣港。此舉意味著福建省在打破行政區劃、加快港口資源整合方面,進一步取得重大進展,標誌著科學規劃、合理佈局、錯位發展的沿海三大港口格局正式形成。
據了解,自2005年12月31日廈門港口管理局掛牌,統一管理跨廈門市、漳州市、漳州招商開發局的8個港區以來,福建省港口管理體制整合進程不斷深化。到本次湄洲灣港整合後,福建省已經將原來的沿海8個港,整合成廈門港、福州港、湄洲灣港三大港,發展方向分別是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運樞紐港和主樞紐港。整合後的湄洲灣港,下轄興化灣、東吳、秀嶼、肖厝、鬥尾、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等八大港區。
《改革方案》明確,整合後湄洲灣港要支援、鼓勵、吸引大型中央直屬港口經營企業,優先參與湄洲灣港的開發建設和大型港口碼頭項目的經營管理;要加強湄洲灣港開發主體之間的合作,進行整體連片收儲開發,帶動調整港口産業結構,推進湄洲灣港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要進一步加大對港口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更有效地支援、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改革方案》還要求,加大福建省市協作力度,由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牽頭,召集泉州市政府、莆田市政府、省政府口岸辦及相關部門,建立湄洲灣港口聯席會議,研究、協調湄洲灣港規劃、建設、發展、運作中的重大問題;要儘快優化調整原有各港區的功能佈局,有效分工、連片開發、錯位發展,更有效地促進港城協調發展。(記者 吳宏雄 通訊員 陳昌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