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廈門:發展戰略新興産業 建設旅遊休閒城市

  時間:2012-02-21 09:07    來源:經濟日報     
 
 

  很多人知道廈門産業的能耗只有全國平均水準的一半,是全國工業企業能耗最低的城市之一。其實在廈門,“低碳”正成為百姓日常行為方式,低碳生産成為企業首選的自主追求。

  新産業

  低能耗+高效益

  選擇低碳生産方式和迴圈經濟正成為眾多企業的自覺行為

  在廈門,與低碳生活方式相適應的是,低碳生産日益成為企業的自主追求。廈門注重推進産業低碳化,提高服務業比重,推動結構減排。2011年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為0.9:51.5:47.6,服務業佔GDP比重接近50%,中心城區思明區服務業比重超過82%。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説:“未來,廈門將加快建設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文化休閒旅遊中心三大中心,力爭‘十二五’末現代服務業比重提高到55%以上。”

  在産業導向上,廈門在對外開放和特區建設中注重引進和發展高技術、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産業。2011年每平方公里創造GDP1.5億元,萬元GDP綜合能耗0.5噸/標煤,處於全國領先水準。

  廈門市副市長李棟樑説,在市政府多年的引導下,廈門工業企業選擇低碳生産方式和迴圈經濟正在成為一種自覺行為。古龍食品工業園是廈門新建成的生態工業園,是一個用水大戶,更是一個節水大戶。有4個人工湖,專門收集雨水;一個污水處理站,將處理過的污水送入中水回收系統,中水回收利用率達到100%,不但可以用於人工湖給水,而且工業園內數萬平方米的綠化、近百個廁所和幾公里道路的沖洗、樓頂屋面降溫冷卻的水都有了。走進這個工廠,樹木鬱鬱蔥蔥,綠草鋪地,鮮花點綴其間,生機盎然,仿佛置身森林式花園。古龍食品工業園節水的效益除了美麗的生態景觀外,經濟效益更是可觀。通過這套系統,園區每日自來水用量從5855立方米減少到1500立方米,年節約自來水量95萬立方米,節約水費260萬元。間接的效益則更多,一是年節約綠化用水費將近100萬元,二是中水處理過程中的産生的污泥全部作為綠化用有機肥料,樹長得又快又大,草格外的綠。三是污水“零排放”,不但周圍人民群眾歡迎,而且得到廈門市政府的獎勵。

  于偉國説,廈門在科學發展中堅持速度、品質和效益相適應,將低碳生産、低碳生活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一環。未來,廈門將持續推進産業低碳化、城市建設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努力創建全國首批低碳城市,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慢生活

  別具廈門特色

  人們出行以公共交通為主、慢行交通為補充,可以一路走來,看著大海、藍天、綠樹、鮮花,從容品味現代城市

  在廈門,市民出行有三成首選公交。

  為什麼?在廈門理工學院上班的小劉説,廈門建有全國第一條連接中心城區隧道、跨海大橋、城市高架于一身的快速公交,20多公里路,20分鐘的快速公交,5分鐘的連接線公交,半小時肯定搞定。如果説時間好控制是小劉的理由,在島內作保險的小楊説,我選公交一是因為廈門公交發達,換3個以下的線路一定可以到廈門島內任何地方,二是價錢便宜,廈門島內公交1元就可以坐到終點站。

  越來越多的廈門人在日常出行中,採用步行、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目前非機動化出行方式比例已經達到43%。市民以公共交通為主、慢行交通為補充的出行方式,被稱為廈門特色的慢生活。

  廈門城市形態是獨具特色的海灣型城市,“城在海上、海在城中”,30年的建設更使這裡成為最適宜人居的城市之一。廈門中心城區140多平方公里,海邊、山邊、城市中心大大小小有數十個公園。從居民區出來,500米必有大型綠地,一公里以內必有大型公園。這就滿足了步行者的第一需要:健身、休閒。

  廈門的商圈相對集中,商業購物適於步行。由於規劃上高度重視綜合配套,居民小區基本做到了樓下有連鎖便利店,一公里內有大型商場,5公里必有大型國際超市。這就滿足了步行者的第二需要:方便購物。

  廈門城區學生相對集中。中心城區約有34所中小學,上學出行佔了步行目的出行量的45.27%。這也確保了第三需要:就學。

  為了滿足市民的低碳生活,廈門市2005年創造性地于建設環島路時在沿海鋪設了木棧道,在建設狐尾山、仙岳山、東平山山體公園時都鋪設了近百公里的步行道。人們看著大海、藍天、綠樹、鮮花,在慢生活中品味著現代城市。

  綠樹成蔭,和風拂面,沒有汽車干擾,不用等紅綠燈——廈門規劃明年環繞筼筜湖的中心城區,將形成幾十公里不間斷的步行系統,賞景又健身。專家認為,通過完善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車系統,鼓勵居民中短距離出行騎自行車和步行。環筼筜湖的步行通道,將形成一個23.4平方公里的步行區域。今後步行系統與自行車系統,還將與軌道交通站點、普通公交、小汽車相銜接,並在沿路設計休憩點。不但方便市民,而且提升藍天綠湖的美感和動感,提升廈門的城市品位。

  大量建設步行道只是廈門低碳生活的一個縮影。廈門正在實施改善生態環境的五大工程:中心城區綠化、生態風景林、綠色景觀生態長廊、綠色村莊、森林生態休閒建設,提高碳匯能力。預計2015年,森林覆蓋率將達到42%,每人平均公共綠地11.5平方米。生活領域積極倡導中水回用,節約用水。實施狐尾山引污上山工程試點,利用生活污水,解決“山貧水富”的生態矛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東孚垃圾衛生填埋場填埋氣體利用工程項目,是全國首家引入民間資本並進行清潔能源機制運作的項目,年發電量1600萬千瓦時。

  廈門注重推進城市建設的低碳化,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建設緊湊型城市。全市按照5個組團展開,力爭70%以上的居民在組團內就業生活。通過建設全國首個無線城市,推進國家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完善城市資訊通信網路,減少出行,減少碳排放量。推進建築節能,推行建築節能綠色評級,推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規模化應用,推進國家半導體照明示範工程。從2006年起,對新建建築全部實施節能50%的設計標準,對舊建築在分類管理基礎上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試點,在照明、空調、電梯等系統進行節能改造,降低能耗,居住建築和中小型公共建築耗能在全國13個建築統計城市中處於最低水準。(記者 殷陸君)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漳浦承接臺灣製造業初步形成先進製造産業集群       漳州涉臺文物306處 位居福建之首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