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臺企引領 漳浦打造運動健身器材生産聚集地

  時間:2011-08-11 16:33    來源:福建日報     
 
 

  突出特色 打造專業園區

  1999年,臺企隆寶公司和鑫品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落戶漳浦縣舊鎮工業園,成為該園這一新産業的起點。因具備土地、人力優勢,這兩家公司迅速壯大。看到隆寶的發展勢頭,園區決策者最終決定“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發展運動健身器材産業,使之形成特色産業集群。“我們主要是基於幾點考慮:一是運動健身器材業被國際上認為是21世紀的朝陽産業,前景廣闊;二是作為鎮一級工業園,産業選擇宜精不宜雜,最好主攻一業;三是逐漸培育産業集群,對外招商也較有説服力和競爭力。”時任舊鎮工業園管委會副主任阮學軍説。

  此後,“運動健身器材”成為舊鎮工業園招商首選。其中,被譽為舊鎮“編外招商局長”的臺商施水甲出力甚大,三年“穿針引線”幫助引進7家企業落戶園區,前年又帶他的弟弟來此創辦一家健身器材企業。專業定位,特色招商,初步成就了舊鎮的新産業,成為全省第一個健身器材專業園區。目前,園區已有運動健身器材生産企業12家,全部為臺資企業。

  完善配套 補齊産業鏈條

  “過去,連買一根鋼管、一片塑膠都要從廣東、浙江等地買進,現在除了高尖端的如電動馬達等,75%以上的配套都可以在園區裏解決,5分鐘就可以運到。”隆寶副總經理劉峻魁介紹説,以前配套産品都要從外地進貨,成本居高不下。2004年,他們鼓動一位在外地投資傘業的臺商前來創辦制管企業。該公司年産2萬噸管材,隆寶等企業所需鋼管可以就地取材,大大降低了成本。

  在隆寶等龍頭企業強有力帶動下,一批健身器材配套企業進駐漳浦縣。總投資600萬美元的正吉公司帶來2家配套企業,總投資6000萬元的天馬公司帶來儀錶、鑄造等3家配套企業。引企之外,他們還注重“引智”。精於運動健身器材研發的臺商林進達在朋友的引薦下,從廈門移師舊鎮創辦體奧華公司,專事研發,迄今取得了30多項專利,其中有的已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我們接到客戶的訂單和産品要求後,先進行研發,做出模型,然後再交給園區合適的企業組織生産。”林進達説。

  企業從最初“單打獨鬥”到如今變成“協同作戰”,目前,僅舊鎮健身器材專業園就有配套企業二十幾家,大部分都是臺資企業,涉及制管、儀錶、注塑、模具、衝壓等産業鏈條,基本可以滿足健身器材成品需求。而舊鎮健身器材專業園經過幾年的發展,2010年完成工業項目投資51898萬元,合同利用外資3643萬美元,實現規模工業産值10.4億元,完成出口創匯4125萬美元,實現工業稅收3040萬元。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福建前7月沿海港口月吞吐量屢創歷史新高       綜合發展指數 福建在全國排名第七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