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聞網泉州9月26日電 (蘇巧鳳 歐陽欽芬)“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8個月來,東盟已經成為福建泉州第三大出口地區。”福建泉州檢驗檢疫局負責人26日此間透露,今年前8個月,該局共檢驗向東盟國家出口商品金額3億多美元,同比增長近五成。
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泉州檢驗檢疫局共檢驗向東盟國家出口商品7758批、金額3.56億美元,規模僅次於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
“在出口産品中,機電産品、鞋類、蘆柑、紡織服裝等四類産品的出口量佔泉州前四位。”泉州檢驗檢疫局負責人介紹,1-8月泉州機電産品共出口815批,金額達7509.09萬美元,出口金額增長4倍多。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歐美市場需求大幅萎縮,不少泉州企業紛紛轉向東盟、拉美等新興市場,避免“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尤其是,泉州企業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關稅優惠政策開拓東盟市場,逐步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
今年1-8月,泉州檢驗檢疫局簽發中國-東盟區域性優惠産地證簽證1299份,金額3748.5萬美元,金額增長一半以上。泉州檢驗檢疫局負責人稱,泉州對東盟進出口貿易已經駛入快車道。
在超過750萬的泉州華人華僑中,近90%分佈在東盟國家,不少閩籍華人在當地不僅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而且擁有當地市場網路與市場資訊。於是,泉州企業充分利用鄉親人脈資源,成功地將機電、鞋類、服裝等各類産品打入東盟市場。
泉州檢驗檢疫局負責人表示,泉州鞋服企業就利用閩僑在東盟的人脈資源和當地勞動力資源,在東盟實現産銷一條龍,有效地規避了東盟的技術壁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