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先行先試的海西創造:優惠政策頻出 支援平潭開發

  時間:2010-05-05 14:05    來源:東南網     
 
 

  東南網-福建日報5月5日訊(本網記者 朱力南)“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先行先試作用。”2009年兩會,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成為福建各界群眾最大的興奮點。“先行先試的定位,是中央對福建的充分信任和極大支援,是對海西建設的極大鼓舞和推動,為加快海西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許多各界人士如是説。

  時間回到1981年。首家臺資企業落戶福建漳州,開啟了兩岸經貿合作的先河。從此,福建在海峽兩岸交流合作浪潮中,寫下了不勝枚舉的“率先”篇章。

  農 業

  1997年,在漳州、福州開辦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為臺農提供了創業基地。2005年,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擴大到全省,福建成為全國最大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2005年,大陸首個臺灣農民創業園——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創建。同年,大陸宣佈臺灣15種水果零關稅政策之後,首批50噸臺灣農産品率先登陸福州。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霞浦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海峽兩岸(東山)臺灣水産品加工集散基地等,多個臺灣農産品集散基地陸續興建,福建成為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市場的主要集散地和轉机站。2009年通過的《福建省促進閩臺農業合作條例》,是首個兩岸農業合作地方性法規,福建也是全國涉臺地方法規立法最早的省份。

  經 貿

  1989年和1992年,福建陸續設立福州馬尾、海滄、杏林、集美四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是全國唯一設立臺商投資區的省份。

  閩臺經貿和金融合作時間最早,成效顯著。2002年,開展兩岸直接通匯,促進了兩岸金融合作;2006年6月24日,首屆“兩岸(福建)優良家庭用品禮品展銷會”在臺灣澎湖開幕,這是祖國大陸第一次在澎湖舉辦商品展;2006年海交會,10位臺灣居民獲准在當地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福建成為大陸最早批准臺灣居民申辦個體工商戶的省份;2008年,臺灣富邦銀行與廈門商業銀行聯手,成為首家進入大陸的臺資銀行;去年,福建新大陸集團成為陸資入臺首家,廈門航空公司也成為最早在臺設立分公司的大陸企業之一。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廈門經貿文化交流考察團赴臺       福建省長黃小晶率團抵臺 陣容龐大行程密集(圖)      
福建高速1至4月完成投資89.2億元 比增45.3%       臺胞祖地福建漳州組團赴臺“走親訪友做生意”      
福建省長率團啟程赴臺 將簽署系列閩臺合作協議       閩臺採洽會登場 為福建省長抵臺熱身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