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福建省連續九年佔補平衡 耕地實現“量質齊升”

  時間:2010-04-02 11: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自2002年以來,福建省漳州市上報土地整理項目80個,總規模達257196畝,可新增耕地33847畝,連續九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同時,耕地生産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産出效率大大提高。

  漳州市土地整理項目取得了明顯成效。所屬的長泰縣雪美洋土地整理項目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國土資源部列為國土整治示範項目;龍海市東園碑內洋萬畝片被國土資源部列為土地整理重點項目區;平和縣被列為國家級“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

  記者近期在漳州市調研發現,近年來,這個市將土地整理工作作為“戰略工程”、“基礎工程”、和“民心工程”來抓,圍繞“保護土地資源”和“保障經濟發展”兩個重點,探索出“科學規劃、綜合整理、調整權屬”的發展模式,實現了耕地“量質齊升”。

  科學規劃 建立項目儲備庫

  漳州市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堅持規劃先行。據該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韓金龍介紹,漳州市先後對全市11個縣(市、區)耕地開發整理的後備資源進行深入調查,並聘請設計單位和有關專家進行適宜性評價,在全國率先編制了為期10年的土地開發整理專項規劃。

  從1999年開始,漳州市選擇了區域面積大、整理難度小、增加面積多、整理後利於集約化經營的片區作為整理重點,篩選出30個5000畝以上的大項目,建立了總面積30萬畝的耕地開發整理項目儲備庫;2006年對1000畝以下小規模整理片區進行篩選,建立了總面積12.6萬畝的項目儲備庫;2008年又對全市集中耕地進行調查摸底,建立了數據庫。

  韓金龍説,在設計土地整理項目時,漳州市從有利於基地建設,改善經營模式,發展高優農業,增強市場競爭力,改善生態環境出發,實行分類指導,合理設計項目,提高農業産出效率,激發農民保護耕地的主動性,實現了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探索出土地整理的四種模式

  漳州市在土地整理工作中,探索出四種模式。一是建設標準化農田。土地分散,設施落後導致地力得不到應有發揮,農作物産量不高是農村比較普遍的現象。漳州市通過重新規劃集中整理,變“零散地”為“標準田”。拆除區內村莊、零散戶,統一配套路、水、電、溝、渠、橋、涵、閘等設施,實現“田方、水美、路直、林綠”,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

  二是改造中低産田,通過改造將“靠天吃飯”的低産地變為“旱澇保收”的高産田。耕地總面積1.86萬畝的長泰縣雪美洋土地整理項目,原來大部分為低窪地,“高旱低澇”現象嚴重,改造後,土地産出率由45%提高到75%。

  三是改造鹽鹼地。對鹽鹼化突出的田地實施土地改良,變“半噸田”為“噸糧田”。屬於鹽鹼地的雲霄縣東廈片和漳浦縣杜沙片改良後,鹽鹼化問題大大緩解,經濟作物增産達45%。

  四是改造缺水園地。通過水利建設變“望天田”為“水澆地”。薌城區埔裏洋片區是一個典型例子,水改後引進種植高優品種,經濟效益翻了三番。

  調整權屬 促進土地集約化經營

  “整理後的土地是否還是承包到戶,成為土地整理後的焦點問題。”該市國土資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鄭志祥説“如果分到戶,不規則的'豆腐塊’又産生了,新的田埂又出來了,不能實現機械化耕作,又恢復到'人扛肩挑’的小農生産,農業生産力和農地産出率依然提不高。”

  為此,漳州市在土地整理完成後,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基礎上,引導組織農戶參與土地流轉,將整理後的耕地集中起來,租賃給農業企業或種植大戶,促進土地集約化經營。

  鄭志祥説,具體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公司+農戶”模式,即企業以一定的租金向農民承包土地,並向村集體交一定的農田維護管理費,農民則成為企業聘用的工人。詔安縣梅州土地整理項目完成後,福建超大現代農業集團與該項目所在村簽訂了3000畝土地承包合同,種植蔬菜出口。

  二是種植大戶模式,即土地整理項目完成後,由幾個種植大戶統一承包經營。譬如,薌城區埔裏洋土地整理後,4個種植大戶承包,在區裏發展高優農業。

  三是業主模式,即由地方政府成立田業管理服務中心,向農民反承包土地整理後的耕地,再招商引進農業企業或種植大戶入駐。

  實現耕地數量增加品質提升

  漳州市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少,而且分佈不均,通過土地整理,實現了耕地數量增加品質提升,促進了生産要素優化組合和生産經營模式的轉變,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奠定了基礎。

  記者近期在長泰縣雪美洋土地整理項目區看到,耕地整齊劃一,機耕路寬闊、直通田頭,水泥澆築的灌溉水渠四通八達,大片的大棚內培育著反季節蔬菜。“原來沒有機耕路,只有歪歪扭扭的田埂,溝渠也基本沒有,排水不暢,立地條件非常差。”這一項目所在的長泰縣陳巷鎮黨委書記林清發説,由於地勢低窪,經常受澇,乾旱時又沒有水灌溉,土地整理後,澇能排,旱能灌,小車能開到田頭,基本實現了旱澇保收。

  漳州友恒園藝有限公司租了65畝地從事花卉種植。“如果沒有土地整理,公司肯定不會在這裡搞項目。”負責人謝傳多説,“花卉種植用水多,水渠建起來了,灌溉不成問題,而且地成片了,管理起來也方便。種植的玫瑰花、非洲菊等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土地整理幫助農民實現了增收。“沒有整理過的地方,一畝四、五百的租金,整理過的土地,再孬也能租1000元。”村民王繼順説,他家2畝地,原來種水稻,一年收入才兩、三千,土地整理後,他將地租給大戶,一年租金就有2000元,另外,他還幫助種養大戶管理,一個月收入1500元,生活很富足。

  洪錫福介紹説,目前項目區內農業生産平均年畝産值6300元,純效益3000多元,區內農民有近2000人轉變為工人、商人、種植大戶和企業家,每人平均純收入達6000多元。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廈首套房仍享7折房貸 但門檻的確已有所提高       福建高速45億中期票據發行閩企最大規模融資      
廈門市企業直接融資再辟新渠道       《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生效      
拓展準入優惠政策 福建省工商部門助力臺企發展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