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聞網東山3月10日電(謝漢傑 羅煒敏) 3月9日,福建東山口岸傳出喜訊:新年,東山縣水産品出口出現了淡季不淡,強勁增長的勢頭,實現了出口 “開門紅”。頭2個月,全縣出口水産品2.3863萬噸,出口值1.19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39.7%、221%。
東山縣水産品出口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東山檢驗檢疫局與東山縣政府齊心協力落實《促進水産品加工出口工作方案》的各項幫促措施,加上國際經濟大環境逐步好轉,國家退稅政策扶持,銀行信貸逐步放寬,讓企業有較充足的週轉資金收購原材料,從而進一步激發了企業出口的積極性,進行新産品的開發,擴大生産規模,打造品牌效應,“海魁”螃蟹,“順發”魷魚,“東毅”水産品罐頭,“海利”南美白對蝦等品牌,以穩定的品質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同,市場佔有率逐漸提高,輸日水産品量在去年連續低迷情況下,出現了復蘇勢頭,頭2月超過2009年整年的出口貨值,出口額達966萬美元,同比增長179.9%。對歐盟出口份額也逐漸增加,出口貨值561.2萬美元,同比增長213.9%。
海捕魚、養殖蝦、蟹産品、魷魚産品依然是東山出口的優勢,四個品種合計出口10243.7萬美元,出口額佔出口總額的86%。其中海捕魚出口值5502萬美元,同比增長160%;養殖蝦出口、貨值同比分別增長70%和79%;蟹産品出口、貨值同比分別增長43%和40%;魷魚産品出口1876.7噸,出口值1469萬美元,同比增長201.6%,223%。蟹産品和魷魚産品單價都同比去年漲幅近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