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民間固定資産投資活躍 前十月超3000億元

時間:2012-12-05 10:02   來源:華龍網

  圖形 李璐 制

  我市民間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正保持持續增長的“慣性”。昨日,市統計局發佈《重慶民間固定資産投資概況》,今年1~10月,全市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已完成3070.59億元,同比增長21.8%,增幅較1~9月上漲了0.4個百分點。

  據了解,在民間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民資涉及領域越來越廣,已佔據部分行業投資的主導地位。

  去年投資總量是2008年1.8倍

  2008年到2011年以來,重慶民間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總體上呈現上升的趨勢。據統計,2008年全市民間固定資産投資額為1757.48億元(不含農戶投資,下同),到2011年,全市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總量達3210.61億元,是2008年的1.8倍。雖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國家4萬億投資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引起投資結構的變化,2009年以及2010年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受到一定的影響,但隨著《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新36條”)和42項民間投資具體實施細則的相繼出臺,民間投資的活力進一步被激發,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解讀: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廖成林分析説,重慶民間固定資産投資保持了積極性,但大的經濟環境目前還並沒有完全擺脫低谷,在這種情況下,持續增長可以説明一種“慣性”,在政策刺激下,相信會有更大的增長。

  主要投向工業和房地産

  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究竟投向了我市的哪些領域?市統計局報告顯示,從三次産業結構看,我市民間固定資産投資投向主要集中于第二、三産業。2011年,全市第一産業民間固定資産投資121.04億元,同比增長22.2%,佔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總量的3.8%;第二産業投資1463.80億元,同比增長12.8%,佔總量的45.6%;第三産業投資1625.77億元,同比增長13.2%,佔總量的50.6%。

  “從具體行業投向看,工業和房地産開發是民營企業投資的主要領域,分別佔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的43.0%和34.5%,兩者合計超過總量的七成。”昨日,市統計局投資處人士告訴記者。

  據市統計局數據,去年全年,我市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在房地産業投入了1257.58億元,同比增長12.2%,佔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總量的39.2%。

  解讀:廖成林分析稱,我市本身就是工業基地,而房地産行業利潤相對於其他行業仍較高,這也促成了民間資本主要集中在工業和房地産領域。此外,我市工業結構正在轉型,而工業投資增速正在加快,這也説明我市轉型速度也在加快,未來也需要更多的資本進入。

  交通運輸等行業投資遇冷

  重慶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範圍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十八大行業均有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的介入,部分行業的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已佔據同行業全市固定資産投資的主導地位,擔起了頂梁柱的角色。其中尤以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行業最為突出,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在其中所佔比重高達80.1%和69.8%。

  但是對部分行業而言,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的發展還受到較大限制,如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等行業,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力度明顯不足,在同行業全市固定資産投資中的佔比不足二成。

  解讀:廖成林分析稱,部分領域不受民資青睞,除了政策缺乏引導以外,也和投資主體的心態和眼光有一定關係。以上部分受冷落的領域具備極大潛力,將來一定有很多機會,在我市啟動“三環時代”等背景下,投資者更應將目光放長遠,採取多元化的投資方式。

  投資資金大部分為“自籌”

  市統計局報告顯示,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的資金來源中有超過85%的資金都來自於企業自身,只有一成多的資金才來自於正規的金融體系。在2011年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的資金來源中,企業自籌資金和其他資金所佔比重分別為60.8%和27.0%,分居到位資金的前兩位,銀行貸款僅佔11.0%,與2008年相比,企業自籌資金比重提高了3.5個百分點,而國內貸款則降低了3.9個百分點,其他各類資金來源比重基本保持不變。

  解讀:“這表明瞭在國內不斷從緊的貨幣政策下,來自金融市場的資金將會更加有限。”市統計局相關人士分析,一方面説明瞭我市民營企業自有資金充裕,自我積累能力較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的融資渠道仍比較單一,其他融資形式並未形成對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的足夠支援。

  2011年重慶民間固定資産

  文化創意類微企達8326戶

  解決6.78萬人就業

  在我市起步較晚的文化産業,表現出穩定增長的發展勢頭。昨日,市統計局發佈《2011年重慶文化産業發展現狀》的相關報告,據統計,2011年重慶市文化産業增加值為309.48億元,佔GDP比重為3.09%,在西部八省市中處於中上水準,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新興文化産業增速最快

  據市統計局統計,2011年全市文化産業實現增加值309.48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9.6%,高於同期全市按現價計算的GDP增速3.4個百分比,比第三産業增加值的增速高出2.4個百分點。文化産業發展速度快於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的增幅,表現出穩定增長的發展勢頭。

  從我市文化産業的總量分析來看,增加值主要集中在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電影電視服務、文化休閒娛樂服務、其他文化服務四個行業,增加值均超過45億元,四個行業合計為211.84億元,佔到了整個文化産業增加值的68.5%。從增速上看,2011年網路文化服務的增速最高,達44.1%,高於全市文化産業增加值增速14.5個百分點,連續兩年位居各行業增速的首位。

  解讀:市統計局社科處人士分析稱,網路文化服務的增速最高,表明近年來以數字傳媒、動漫、網路文化等為代表的新興文化産業有了快速的發展。

  市文化創意産業協會執行會長吳揚文則表示,從全國來看,幾年前北京文化産業佔GDP的比重就達5%以上,上海也已超過10%,我市文化産業佔GDP比重僅3%左右,仍存在不小差距。“GDP所佔的分量説明軟實力,上海等城市的人文、歷史和城市的融合較好,是重慶努力的方向。”

  文化創意類微企達8326戶

  市統計局報告顯示,我市已累計發展文化創意類微型企業8326戶,佔全市微企總數的12.85%,解決6.78萬人就業。

  此外,儘管新興文化産業的增速排在首位,但文化産業結構仍存在不合理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傳統文化産業比重較大,新興文化産業比重很小。我市文化産業發展呈現出以傳統文化經營為主,以資訊化、數字化為核心的新興産業如現代傳媒、動漫遊戲、數字視聽、演藝娛樂、文化旅遊、網路文化、會展博覽等發展緩慢的特點。

  解讀:吳揚文認為,發展文化産業應真正根植于重慶,到目前為止,全市還沒有一家上規模的影視公司或龍頭企業,一些持有較大規模資金的民營企業等投資主體也很難被帶動起來。市統計局在報告中也分析認為,應以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和示範基地為抓手,出臺支援文化産業園區、基地建設的優惠政策,催生一批有較強實力、競爭力、影響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為全市文化産業的發展樹立標桿、做出示範。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