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飆升10年新高 河南種棉面積至30年最低點

時間:2012-11-15 08:51   來源:東方網

  河南:不能承受的棉花之重

  如今,作為棉花主産區的河南,關於棉花的輝煌歷史正在被一頁頁翻過。

  記者從河南省棉花協會了解到,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河南省棉花種植面積仍存在持續下降的趨勢。

  而與之相悖的是,棉花價格的持續飆升,已刷新10年來的最高紀錄。

  河南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魏勇告訴記者:“近年來,河南棉花種植面積大幅萎縮,2012年已降至30年來的最低點。”

  針對這種形勢,魏勇認為,建立棉花生産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大棉花生産投資、實行籽棉最低收購保護價、加強政策調控、及時發放進口棉配額和拋售儲備棉、平抑棉價等措施對河南來説已非常必要了。

  危及中小棉紡廠

  曾經被譽為“産棉大省”的河南,近年來卻由於種植面積的劇減,保不住這塊金字招牌了。

  受種植成本、價格波動、病蟲害較多、比較效益不佔優勢等多重因素影響,河南的棉花種植面積逐年萎縮。

  據了解,2012年河南省1400多家紡織企業一年就要用去260多萬噸棉花,佔全國紡織行業用棉總量的1/4,“紡織大省”名副其實。

  需求的快速增長使得原本也是産棉大省的河南,僅憑自己的産量早已不能滿足發展需求。

  記者了解到,紡織企業現存的棉花,一部分是前期去新疆自行採購,一部分是競拍的棉花。

  但是,從新疆購買,運輸成本增加了紡織企業的負擔。為了緩解資金壓力,紡織企業採取邊生産、邊採購的生産方式,儘量不佔用棉花庫存。

  河南紡織資訊協會秘書長李秀明告訴記者:“河南現在的大多數中小棉紡企業都是減産或停産狀態。”

  李秀明的看法,在許昌市同慶紡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同慶那裏得到了證實。宋同慶告訴記者:“由於市場環境不佳,企業訂單較之以前明顯減少,新疆的棉花由於價格太貴使用不多,使用更多的是本地棉花。”但是,偏偏本地棉花“不爭氣”。

  産業鏈穩定遭挑戰

  棉花産業涉及到種植、收儲、紡織、印染及服裝等多個環節,産業鏈長且産業規模龐大,是河南外貿出口和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點。而今棉花産業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産業鏈的穩定也受到了威脅。

  談起棉花市場的現狀,鄭州市國棉三廠廠長謝新梅向記者表示,棉花産業鏈條由於傳導慢、市場靈敏度遲鈍,棉花的持續走弱容易導致産業鏈梗阻。

  “由於河南棉花的棉質較差,生産出來的大多是粗布等中低檔産品,産出效益比較低,所以大多數棉紡廠都放棄了這一塊業務。近幾年,靠河南本土棉花生存的棉花收購廠、棉麻公司倒閉了很多,剩下來的基本上都是以加工新疆棉花為主的企業。”謝新梅如此説。

  豫東平原曾因良好的地區優勢,棉花産量一度排在河南省的前面。強大的棉花供應能力,也促使了民權縣棉花交易市場、軋棉廠蓬勃發展。

  民權縣孫六鄉村民王成聚告訴記者,曾經有一個棉花收購企業的老闆因為棉花收購工作表現出色而被破格提拔為縣政府幹部。而如今,在民權縣的大多數棉花收購廠、軋棉廠由於沒有業務而被迫關閉。

  記者在採訪時了解到,本來應該在棉農和紡織企業之間起紐帶作用的地方棉花協會、棉花合作社,早已失去了應有的功能,甚至棉花協會的電話都已經停用。

  不過在李秀明看來,河南的棉花産業還是有很大機會的,“目前全國的棉紗總産量在2億噸左右,河南就佔了1億噸還多。”

  振興之路

  據了解,2012年,河南紡織業用棉量佔全國的1/4。

  由於新疆棉花的棉質好,所以每到收棉季節,河南的紡織企業經常扎堆往新疆跑,或者像河南新野紡織(3.39,0.01,0.30%)股份有限公司那樣在新疆成片包地,以保證棉花供應。

  河南棉花協會會長孟少輝説:“河南曾經是産棉大省,目前河南紡紗量在全國居第二位,棉花缺口非常大。”

  河南省家紡協會會長徐博向記者表示:“目前,棉花企業遇到的困難,與政府發展傳統産業的積極性缺失也有一定關係。”

  徐博表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地政府都在倡導招商引資,發展製造業、電子資訊産業、高新産業等産出效益比較高的産業,這既佔用了大量的土地,又從農村調走了大批勞動力,才導致近年來棉花種植面積的逐年遞減。”

  有專家建議,應該給棉花上保險,來確保農民收益。

  上述村民王成聚也認為,政府多給農民一些種棉補貼、提高棉花收購價格,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人種植棉花。

  在軋棉廠和棉麻公司環節,謝新梅建議,國家也應該給予一定的補貼,以促使服務豫棉的中小企業加大技改力度,降低成本,切實提升豫棉品質。

  值得企盼的是,11月8日開始營業的鄭州棉花交易市場,以電子交易的形式給買賣雙方提供了交易平臺。在這個平臺的帶動下,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農民種棉的積極性。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