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事關我省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大局。理論和實踐證明,一個地區城鎮化水準與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一般呈正相關的關係,城鎮化水準高的地方,其經濟社會發展快,反之,其發展就慢。
加快推進城鎮化是解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慢”的問題,實現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重要路徑,是“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最重要載體和支撐。
全省上下一定要充分認識我省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開拓進取,奮力拼搏,加快推進城鎮化步伐。
推進城鎮化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貴州正處在城鎮化加速發展的起始階段,遵循什麼樣的理念,有什麼樣的思路,走什麼樣的路子,至關重要。我省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一定要從省情實際出發,走出一條貴州特色的城鎮化發展道路。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我省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的根本目的是縮小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解決的主要不是城市問題而是農村問題。貴州貧窮,表現在農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鎮化。
目前我省人口的70%分佈在農村,按目前扶貧標準還有500余萬農村貧困人口,只有走出大山,進入城鎮,尋求到就業,才是根本出路。因此我們加快城鎮化建設,目前主要不是解決城市人口擁擠的問題,而是解決農民下山、進城的問題。
我們要明確樹立一個觀念,搞城鎮化一定要有利於農民增收,有利於廣大農民脫貧致富。這一點,是我省的特性,也是我們抓城鎮化的根本著眼點。為此,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一定要注重促進城鄉特別是農村經濟穩定發展,毫不動搖地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放在城鎮建設的首要位置,這個大方向什麼時候都不能偏離。一定要讓基礎設施、社會資源、公共服務向鄉鎮覆蓋,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要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現代文明和先進文化的熏陶,得到更多的實惠,絕不是簡單修幾條馬路、蓋幾幢房子。
根據我省目前城鎮化所處的階段性特徵和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戰略需要,我省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必須以大城市為依託,以中小城市為重點,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強化中心城市的集聚與輻射能力,大力發展一批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各具特色的小城市和小城鎮,大力增強城鎮的要素集聚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通過加快推進城鎮化帶動全省固定資産投資的增長和消費水準的提高,帶動生産要素的集中集聚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帶動二、三産業加快發展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民進城進鎮、城鄉一體化發展。
從我省發展條件和趨勢來看,當前,我們已進入城鎮化的加速發展期,必須乘勢而上。毫不客氣地講,對於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我省有的地方和有些幹部群眾存有畏難情緒,甚至認為在“八山一水一分田”岩溶地貌突出的貴州加快推進城鎮化,不切實際,是瞎折騰、勞民傷財;認為搞城鎮化就是把城鎮街道建設漂亮,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等。
這些都是對城鎮化發展的片面認識,必須大力摒棄。儘管我省推進城鎮化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加快城鎮化發展的有利條件已經具備,加快推進城鎮化的基礎條件進一步增強,推進城鎮化的思路更加清晰,可以説,我們已站在了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重要起跑線上,一定要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堅定不移地推進城鎮化,充分發揮城鎮化“一頭連著工業化,一頭連著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雙向帶動作用和重要節點作用,努力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助推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在具體工作中,要突出特色推進城鎮化,把促進城鎮化與産業成長、新型工業化發展相融合,把推進城鎮化與農民變市民相結合。
尤其是要突出抓好以黔中城鎮群為重點,加快構建貴州特色網路化城鎮體系;強化科學規劃引領,促進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高標準抓好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以産業為支撐,不斷增強城鎮經濟實力;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不斷增強城鎮化發展活力。
城鎮化是脫貧工程、幸福工程、民心工程。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全省上下一定要把推進城鎮化作為“十二五”期間乃至更長時間重點實施的一個發展戰略來抓。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加快推進城鎮化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尤其是黨政一把手對重大問題要親自過問、對重要工作要親自部署、對重大措施要親自督促落實。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強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找準位置,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形成加快推進城鎮化的強大合力。
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和分管城鎮化的領導同志,要圍繞推動城鎮化加強學習、真正成為推動城鎮化的行家裏手。要把熟悉城鎮化、善於推動城鎮化、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優秀幹部放到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的第一線。要進一步加強對我省城鎮化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化我省城鎮化發展規律的認識;要強化科學規劃引領,把規劃抓在手上,尊重專家和群眾意見,著力解決規劃滯後和規劃落後的問題,實現城鄉規劃全覆蓋;要拓寬思路,解決城鎮化建設的資金來源;要積極營造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的良好氛圍。全省一盤棋,上下一條心,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幹,合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加快城鎮化進程,為實現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