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9月12日電 (記者 沈錫權 商意盈 黃深鋼)面對國際市場萎縮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少被稱為“草根企業”的浙江民營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困境。然而,也有許多“草根企業”頑強存活並得到發展壯大,經受住了市場競爭的考驗。
“涼意”陣陣:企業陷入微利、微虧困境
“從來沒有這樣艱難過,要麼拿不到單子,要麼拿了單子不敢做,整個園區開工率也就百分之六七十。”從事印染處理的浙江海寧中龍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長戚張生説。
記者近日到位於浙江海寧的紡織園區採訪,看到這個全國著名的紡織生産加工銷售基地略顯蕭條,遭受經濟下行衝擊的跡象明顯。
與2008年時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速凍式死亡”不同,今年以來,民營企業受內外兩方面影響明顯,多方因素正在擠壓企業利潤,使其陷入“緩凍”困境之中。
不少中小企業主普遍反映,錢難找、盈利難、形勢不明。浙江省工商業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周冠鑫説,現在中小企業投資意願不強,一方面缺乏好的投資項目,另一方面很多項目發展前景不明朗。
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高乙梁告訴記者,一些民營企業反映,企業處於微利、微虧狀態。這主要是因為企業具有真正品牌和高附加值的産品不多,利潤較薄,而生産要素成本、財務成本持續上漲。
面臨困境的不僅是紡織、機電等傳統行業,還有被譽為“朝陽産業”的太陽能光伏産業。過度投資帶來的産能過剩,讓浙江的不少光伏企業舉步維艱。美國5月宣佈新一輪對華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反傾銷稅初裁,使其雪上加霜。
科技創新:絕處逢生的利器
在紹興縣,浙江新樂紡織化纖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煜這些天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剛剛確定了今年的男裝襯衫流行色,設計師們正忙著設計秋冬系列。
儘管紡織行業被稱為“夕陽産業”,但新樂公司做出了自有品牌,企業每年有20%的新材料面市,每年創新花色、圖案3000多種。儘管整體環境不好,但企業産能仍能開動80%左右。
“經濟環境對我們來説基本沒有影響,關鍵是我們重視人才培養和研發,掌握了市場話語權。我們的新産品是參與市場競爭的‘核武器’。”王明煜説。
這家公司去年總銷售達9億元,利潤在15%以上,遠高於行業平均利潤水準。
相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時一些民營企業的迷茫,如今的市場下行只是加劇了優勝劣淘,有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依據“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加快新品開發,贏得了發展空間,有的甚至發展成為行業的“排頭兵”。
在寧波沁園集團的“水處理技術博物館”,滿眼的專利技術讓記者見識了創新的力量。從100元一台的普通飲水機,到700多萬元一套的水處理設備,再到親水膜應用技術、無熱膽飲水機……沁園手握300多項專利技術,成了國內水家電市場的巨人,在“水裏撈出了大錢”。
滿足市場需求的創新才是有效的創新。作為行業唯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沁園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漩渦中,創下了全年利潤增長100%的奇跡。如今,利用科技創新這個支點,企業更是“撬”起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沁園集團董事長葉建榮對記者説,“木桶理論”有個短板效應,但是辦企業卻要講“長板效應”,可以不搞多元化,只要有一方面做得好,照樣可以獲得發展空間。
轉變方式:長遠發展的“穩定器”
以輕紡著稱的浙江紹興縣,一直面臨高污染、高能耗的問題。為此,紹興縣政府出臺了“綜合排名獎懲機制”,將企業單位用地、單位排污、單位用電三個數據相加算出平均數進行排名,排名靠前的企業在稅收、用電方面予以保證,排名靠後的讓其自然淘汰。
“這是對過去‘以畝産論英雄’理念的深化。”紹興縣常務副縣長孫君説。
慈溪市委書記徐華江回顧這幾年的發展歷程説,2008年以來實體經濟遭受衝擊,急功近利的風氣盛行,房産投機、資本運作影響了一批企業家。這是一次深刻的教訓,今後應進一步引導企業走科學發展、轉變方式的道路。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後,溫州金屬打火機行業零售市場萎縮60%,企業數量從2008年初的500多家縮減到現在的117家,企業銷售額降低了50%以上。
溫州煙具協會會長、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髮靜説,企業要擺脫困境,只能靠真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紮實實地做好全行業的轉型升級。同時,政府更致力於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著力打破“玻璃門”現象,為民間投資鬆綁減負,形成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中國中小企業促進會副會長周德文認為,危機可以倒逼企業加快産業調整,回歸實業。雖然一些企業會傷元氣,但也有可能在危機中脫胎換骨,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