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背景下,企業融資難問題似乎會減輕些許,近日,人民銀行主動下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減輕了部分企業負擔,然而,有一個群體卻以公開信的形式要求銀行進一步給予他們資金支援。
近日,一封由上海鋼鐵服務業行業協會和福建省周寧縣上海商會共同發出的《致商業銀行的一封公開信》(下稱《公開信》)呼籲銀行給予鋼貿企業貸款,也進一步將鋼貿企業資金鏈緊張現象進一步推向了前臺。
此前一段時間來,包括江蘇、上海在內長三角內鋼貿市場融資問題不斷爆發。
自江蘇無錫一洲鋼材貿易市場老闆李國清攜家人“跑路”到澳洲後,近期工商銀行與江蘇淮安某鋼貿市場又打起了官司:鋼材市場倒閉涉及到高達3億元的貸款風險。
進一步消息顯示,江蘇各地上報反映“鋼貿市場融資問題”的文件如“雪片般”飛向了江蘇省內負責金融穩定工作的最高機構——江蘇省金融穩定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
諸多事件不僅引發了一場江蘇省內鋼材鋼貿市場融資黑洞的危機,而且從其“圈錢”的模式看,更有可能會觸發更大範圍內鋼貿市場的系統性危機。
為此,4月底銀監會專門下發了對鋼貿貸款風險警示的文件,不過《公開信》卻發出不同聲音:“銀行與鋼貿企業合作的過程中,銀行業取得了豐厚回報”。
與銀行相比,鋼貿企業顯然是弱勢,但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些地級市上報的資料則顯示出部分鋼貿企業的不為外界所知的共性色彩:很大一部分鋼貿市場的背後實際操控者均為某東南沿海省份籍貫商人,當前期在地方進行小規模真實性投資後,隨即開展了大規模系統性的銀行融資借貸,但其所獲得的資金絕大部分流向了上海,進入了期貨市場和房地産。
記者亦獨家獲悉,僅僅在經濟相對欠發達的連雲港市及其下屬各縣(市、區)的鋼貿市場,向全市各個金融機構融資的信貸合同總額為29.5億元。
以江蘇為例,將在7-8月迎來全省範圍內的鋼貿企業借款償還高峰期,目前,僅在江蘇省內,鋼貿市場就高達1000家左右,註冊鋼貿商戶超過2萬。
這或已經影響到了大量鋼貿企業、擔保公司的生存,並影響到了銀行的資金安全,因此,江蘇省金融穩定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等有關政府部門對此現象尤為關注。
鋼貿市場圈錢路徑: 貸款方、擔保方、投資方都是自家人
隨著江蘇有關部門對當下省內鋼貿市場融資所集中爆發的問題進行分析,其圈錢模式也浮出水面。
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江蘇各地以鋼貿交易市場為平臺的“三位一體”(鋼貿市場投資者及其下屬擔保公司、貸款商戶)的模式“成功”套取了銀行信貸。
以連雲港寶匯擔保有限公司為例,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2009年3月成立,係灌南縣寶匯金屬交易市場的全資子公司,主要為進駐寶匯金屬交易市場的鋼材商戶提供融資擔保。
寶匯擔保公司的註冊資本為10060萬元,法人代表潘邦華,另有魏裕桂、陳慶樹2名股東。
令人吃驚的,潘等三人不僅是寶匯公司的出資人和股東,亦同時是灌南縣寶匯金屬交易市場的股東,且三人同為近些年到灌南投資的東南某省籍商人。
由此顯示出,鋼貿市場和擔保公司背後實際操控者,實際上為“同一人”。
問題不僅僅止於此,本報記者調查獲悉,具體通過寶匯擔保公司從銀行貸款人--即在寶匯交易市場內從事鋼材經營的所謂的鋼材商戶,都係潘邦華等從該省帶過來的同鄉人馬。
由此,鋼貿市場投資者及其下屬擔保公司、商戶在本質上是“三位一體”的模式。
這就給銀行帶來了巨大的金融風險,目前,太倉農商行灌南支行為22戶金屬市場內商戶提供的貸款,都只是由寶匯擔保公司提供擔保。
事實上,此種模式不僅僅在連雲港,在長三角不少地方,鋼貿企業都採取類似的手段從銀行貸款。
“‘三位一體’的運作模式,從目前地方上報的情況看,無一例外”,一位接近江蘇省金融穩定辦的人士表示。
貸款去向追問:流向房産和期貨?
《公開信》呼籲銀行“給予能正常還款的企業續貸支援,幫助企業共渡難關”。
事實上,部分正規經營的鋼貿企業的確應該受到資金支援,但問題在於不少鋼貿企業貸款來的資金是否用於實業和自身鋼貿市場經營呢?
以連雲港上述案例為例,“在此操作下,不管它們自己或和銀行之間如何運作,總之進入實體經濟的貸款可以忽略不計”,連雲港當地一位銀行界人士表示。
江蘇銀行董事長黃志偉近期這樣告訴媒體:有少部分鋼貿企業它借鋼貿的名義,想取得銀行的貸款,然後挪用了貸款,去進入炒期貨,投資房地産,不是專款專用,由於當前宏觀調控,經濟下行的狀態下,他的資金流就發生了危機,就會斷裂 。
事實上,正因為房産、期貨利潤或許更大,為此,部分鋼貿市場甚至出現作假的情形。
這種模式也為業內人士所熟悉:首先鋼貿市場弄塊地,蓋幾幢交易的倉庫,堆個百把噸初級的線材,然後每人名下幾個公司,用少量的存貨相互對倒,製造出所謂的交易量和現金流,引銀行貸款。
然而,這些貸款來的資金去向卻令人驚訝,甚至有人將貸款來的資金用於買豪車等。
也因為此,4月底,銀監會辦公廳下發一份通知,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及時調整信貸方向和政策,防止部分鋼貿企業虛構貿易背景的套(騙)取銀行貸款行為發生。
通知還要求,貸前調查要準確了解鋼材貿易企業的真實用途,不能以擔保、抵押,或第二還款來源的可靠性代替對貸款企業還款能力的評估;加強貸後檢查,跟蹤貸款走向,確保貸款用於約定用途。
崩盤:一邊埋怨融資成本高一邊努力貸款投向其他行業
這種“三位一體”模式終究走到了終點。2012年5月,寶匯擔保有限公司轟然倒閉,其引發的連鎖反應則將事態的發展推到了頂點,包括鋼貿市場、銀行、擔保公司都捲入其中,鋼貿市場資金鏈開始崩盤。
記者調查獲悉,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內,寶匯擔保公司就連續發生了3起代償事件。其中,2011年末為灌南縣農聯社一貸款企業代償299萬元,2012年2月分兩次為太倉農商行灌南縣支行貸款商戶代償600萬和390萬。
三次代償後,寶匯擔保公司的保證金無法及時到位至銀行,導致擔保公司代償的,則是因為其擔保的鋼貿企業遭遇資金週轉難題,無法向銀行按時還款。
事發後,寶匯擔保公司的投資者——灌南縣寶匯金屬交易市場,不得不通過民間融資渠道籌集資金以彌補漏洞。
有意思的是,寶匯擔保公司並未在連雲港當地集資,而是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曾到無錫進行民間融資希望能夠壓住風險,但並未見效。
就在寶匯金屬交易市場剛填滿建設銀行的窟窿時,2012年1月30日,其在福建興業銀行某分行的3000萬元貸款到期,加之在無錫民間融資市場融資償還貸款,讓潘等人“崩潰”。
記者獲悉,截止到2012年4月,寶匯擔保公司在灌南縣金融機構擔保貸款餘額為7500萬元,另有敞口銀票授信800萬元,風險業務總計8300萬元,涉及縣域內三家金融機構。
其中,向太倉農商銀行灌南縣支行貸款2820萬元,開立50%的敞口銀票1600萬元;建設銀行灌南支行涉及2500萬元;灌南農聯社2180萬元。
一個共性是,三家金融機構的貸款對象幾乎全是寶匯金屬交易市場內的鋼材商戶,太倉農商行涉及22戶,建設銀行涉及4戶,灌南農聯社涉及1戶機械企業和3戶食用菌企業(均挂靠金屬交易市場)。
目前,該鋼貿市場已經被法院查封,但查封時賬戶裏空無一分錢。
上述《公開信》似乎並沒有提及到這內容,而是指出貸款困難,希望銀行與其共度時艱,對於鋼貿市場而言,在銀行面前顯然是一個“弱者”,面臨著融資成本過高的問題。
但鋼貿市場本身的共性問題或需要自我救贖,據本報了解,長三角各地銀行並未停止對鋼材貿易商的放貸,而是收緊了放貸,尤其是對於新增的貸款審核更加嚴格。
顯然,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如何防止鋼貿資金鏈現象在其他行業再次出現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