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 艾格在開工當天對記者説,可以肯定我們即將啟動在中國的建設工程原材料採購,規模相當大,且注重環保。迪士尼將繼續在上海創造成千上萬的就業崗位。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市發展改革研究院院長肖林分析,迪士尼落戶上海有助於經濟轉型和擴大內需,將催熱眾多新型消費業態和消費模式,現代服務業將大有可為。
他認為,迪士尼主題樂園具有強大的産業帶動效應和投資、消費及就業拉動效應,不僅能為旅遊業帶來龐大的旅遊客流,還將為餐飲、酒店和零售等旅遊相關行業帶來豐厚收益。同時,也能吸引大量旅遊産業集聚,充分釋放規模經濟、範圍經濟和外部經濟效應。
“迪士尼樂園直接和間接帶動的産業可達100多個,包括核心類、關聯類和延伸類産業。”肖林説,在5年建設期間,迪士尼項目對上海G D P的貢獻可望達到0.4到0.5個百分點,直接創造就業崗位3萬到4萬個。開園後,對上海G D P的貢獻有望達到0.5到1.5個百分點,直接就業有望達到10萬人。
來自上海市發改委研究院的研究顯示,與迪士尼相關的核心類産業主要是旅遊和文化兩大産業及其相關行業,合計可達50多個行業或領域。初步測算,該項目建成後將帶動上海旅遊産業總收入年均140億元至180億元的增量,拉動旅遊業增加值每年100億元至150億元的增量;文化産業總産出年均近60億元的增量,拉動文化産業增加值每年近40億元的增量。
研究還顯示,迪士尼項目將帶動上海關聯産業年均350億元的增量産值,而延伸産業年均增量産出也將接近70億元。關聯帶動産業産業包括了與迪士尼核心産業橫向關聯的商務服務、現代商貿、教育培訓、醫療保健、體育健身、金融服務、航運物流、資訊服務等;而延伸産業包括文化、旅遊産業上下游相關的研發、製造業以及項目投資引致的建築、新材料、裝備製造等。此外,迪士尼項目還有望催熱一些新興業態,例如郵輪遊艇旅遊、分時度假旅遊、新型消費金融産品等。
區域輻射效應倍增 唐裝米老鼠放眼全球
除了百餘個産業有望受益外,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的區域輻射效應也備受矚目。業內人士認為,“迪士尼效應”可望與“世博效應”形成合力,吸引更多國內外商務會議、會展旅遊活動到此舉辦,加速推動長三角成為總部經濟集聚區、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中心。“迪士尼紅利”將通過産業鏈和示範效應帶動整個長三角城市群産業結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産業結構。
肖林説,迪士尼樂園作為上海服務經濟的旗艦項目,將以其巨大的産業帶動作用成為推動上海服務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與此同時,該項目還將打破上海中心城區發展的“單極化”趨勢,推動城市生産力佈局優化,在迪士尼落戶的浦東地區,形成又一個城市“副中心”,進而促進上海形成“多層次、複合式”的空間結構佈局。
還有不少專家看好,迪士尼樂園將有效助推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崛起。
統計顯示,作為我國乃至亞太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的長三角地區,目前遊客接待量佔全國近1/4,旅遊收入佔全國近1/3。根據長三角區域旅遊發展規劃,長三角區域要建設成為亞太著名的旅遊城市群和世界著名的綜合性旅遊目的地;旅遊業有望成為長三角區域産業轉型的重要替代産業、現代服務業的核心産業以及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
范希平説,上海迪士尼樂園具有獨特的功能定位,與周邊其他主題樂園形成了錯位互補、聯動發展的關係。“目前長三角地區已有和籌建的主題樂園在定位上均有錯位,有的以科普為主題,有的以室內高科技項目為主,有的定位為小型動感樂園。”他認為,上海迪士尼樂園建成後,將有力促進本土主題樂園品牌和整個行業的提升,帶動長三角地區形成遊樂區聚集區,帶來更大發展空間和機會。
值得關注的是,在迪士尼開工前2個月,上海市舉行了高規格的旅遊産業發展大會,提出建設世界著名旅遊城市的目標。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大會上説,上海是國際知名的大都會,具備建設世界著名旅遊城市的良好基礎,國家旅遊局將支援上海“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建設。
在上海旅遊發展的“十二五”規劃中,迪士尼項目也被定位為引領性項目。
其實,早在去年,上海就被《紐約時報》推選為全球“31個必到旅遊勝地”。業內人士分析,上海迪士尼樂園不僅“劍指”長三角,作為正在建設的“世界著名旅遊城市”的名片之一,其輻射區域有望推及東亞地區,乃至吸引世界各地的旅行者駐足。儘管香港、東京兩大迪士尼樂園距離上海,均在約2.5小時航班旅程之內,但亞洲人口眾多、市場巨大,穿唐裝的米老鼠可謂“錢途”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