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出口下滑
比較嚴峻的問題是出口雖然降幅收窄,但是摩托車及零部件出口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民營企業去年1-11個月完成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13.2%,豬鬃、生絲等農産品出口形勢有所好轉,但摩托車及零部件出口形勢依然嚴峻,江北區、沙坪壩、巴南、九龍坡等摩托車出口大戶依然下滑30%以上。
陳健説,目前民營企業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和制約瓶頸,主要表現在: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仍然不夠寬鬆,準入難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融資困難仍然很大,融資渠道有待進一步拓寬,融資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發展方式離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産業結構、産品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全市各區縣民營經濟發展不平衡,主城區實現了較快發展,“兩冀”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潛力挖掘不足;大企業帶動戰略政策措施還需進一步加大力度;國際、國內市場拓展不夠等。
前景:十大舉措
前不久,在重慶舉行的2010年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推進會上,重慶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翁傑明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民營經濟的發展,擬採取十項舉措,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這些措施主要是:圍繞全市各類經濟政策特別是扶持非公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完善各級工商聯及商會組織與黨委政府的協調對接機制,促進出臺新的富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激發民間投資;繼續辦好中國(重慶)民營經濟發展論壇暨全國知名民企重慶行活動等重大活動,引進增量,提高履約率;全力培育30個左右民營經濟園區與創業基地,切實發展民營經濟的集群效應;加大服務力度,加速推進民企上市工作,爭取推動不低於10家民企通過各種方式與渠道實現上市,或在上市工作中實現重大突破;探索新的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爭取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上有實在突破;深入實施“大企業”帶動戰略,完善“一對一”推進機制,不斷形成快速拓展的態勢;立足重慶,積極穩妥“走出去”,既走到市外,又走到國外;推動非公有制産業活動單位快速增長;完善各級工商聯、商會、新專聯職能,運用市場機制,推動民營企業在解決自身問題上取得新進展。翁傑明表示,要通過這些具體舉措,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力爭2010年全市民營經濟增幅達到20%以上,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
1月20日,黃奇帆代市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進一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租賃、擔保、信託、小額貸款、消費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繼續實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計劃,力爭新增中小企業貸款1000億元。出臺資本金扶持、財稅支援和融資擔保等政策,建立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業基地,鼓勵全民創業,促進小企業和微型企業蓬勃發展,市場主體突破100萬戶。(記者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