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字號:
為降低原料成本 臺灣決定開放大陸飼料玉米進口

  時間:2006-12-18 09:38    來源: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六日電 臺北消息:島內玉米採購報價每公噸達二百一十美元,創下十年來的新高價,帶動島內飼料價格自九月至今,已經連漲三次;為降低原料成本,臺灣“國貿局”日前同意以項目進口的方式,自即日起至明年二月二十八日,可以進口大陸飼料用玉米,而島內業者透過臺灣區飼料公司的統計,希望自大陸進口近五十萬公噸的玉米,預期每公噸的價格可以低於二百美元,以降低原料成本,目前正等待中國糧油公司的最後報價。

  據《工商時報》報道,受到油價高漲的影響,許多玉米原料都轉做生質柴油,供需失衡造成期貨價格持續上揚,臺灣飼料業者採購玉米的報價,日前入境價每公噸達到二百一十美元,創下島內玉米採購價格的十年新高,現貨價格每公斤更達到新台幣七點八元。影響所及,島內飼料價格,自九月開始即陸續調漲,至今次數已達三次,總計各種飼料平均每公斤已上漲一元,漲幅約百分之十,造成下游農民叫苦連天。

  日前包括島內大宗物資業者、豬聯社、養豬協會與雜糧公會等,共同向政府單位陳情,希望能開放玉米自大陸進口,經“國貿局”審核後,決定以項目進口的方式,在一段時間內開放大陸玉米進口,藉此舒緩島內業者的成本壓力。

  島內大宗物資業者指出,全球玉米行情上揚走勢不易改變,而中國大陸玉米市場由於內需強勁,也已經從出口地變成進口地,但由於臺灣與大陸具有地利優勢,從秦皇島出口經第三地來臺,也只要一星期;再加上,中國大陸玉米價格相較于美國玉米,每公噸價格可便宜十至十五美元,成為業者爭取進口的誘因。


來源:中新社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