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字號:
臺灣民眾對熊貓被拒表示遺憾

  時間:2006-04-04 10:31    來源:     
 
 

  本報訊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行政院農委會”3月31日下午以“審查共識”拒絕大陸贈送的兩隻熊貓進入臺灣。消息一齣,臺灣各界紛紛表示遺憾。

  臺灣《蘋果日報》在要聞版推出《熊貓近況:圓圓都胖了》、《熊貓輸入來臺事件簿》、《團團、圓圓小檔案》。該報對374名18歲以上民眾進行語音調查,結果有五成的受訪者表示不能贊同這結果;有六成三的受訪者表示熊貓能不能來臺已是“政治事件”。

  針對臺灣當局拒絕熊貓入臺一事,臺北市長馬英九表示,這一決定他並不意外,因為“有很多的跡象早已顯示當局不同意”。

  保育專家、臺北市動物園之友協會總幹事李德嫻女士接受採訪時説,“‘農委會’對此事的態度不誠懇也不中立。”李德嫻表示:“這兩隻熊貓都是人工圈養的,不是野生的,以適用野生動物的某國際公約來拒絕是不能成立的。”

  對此,國民黨中常委連勝文4月1日上午語帶嘲諷地説,“如果民進黨願意作民調,也許會發現,民眾對熊貓的接受度,絕對超過陳水扁的支援度‘十八趴’(18%)”。

  他表示,“這是明顯的政治運作,陳水扁做什麼事,都是以自己利益為出發點,對大家好,對陳水扁不好,陳水扁絕對不做,若是對自己好,對所有人不好,陳水扁一定做。”

  他説,要是臺灣小朋友、年輕人、父老兄弟姐妹們,喜歡熊貓程度大過陳水扁,沒理由不讓熊貓來。

  更有臺灣媒體4月1日發表評論指出,自從大陸同胞有意贈給臺灣同胞大熊貓以來,熊貓一直被臺當局抹上鮮明的政治色彩。尤其是在陳水扁公開聲稱應將熊貓留在原棲息地,並批評大陸贈臺熊貓是以“統戰”為目的之後,臺行政當局、“陸委會”、“農委會”都依照陳水扁的“政治指導”杜撰託辭,使得熊貓入臺一事偏離專業,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而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陳寶忠也表示,熊貓來不來臺,動物園經過深思過才提出申請,“不是開玩笑的”。但審查委員只聽取動物園進行一次項目報告,沒有到動物園參觀過熊貓館,也沒有要求動物園補充任何審查資料,就否決熊貓來臺案,審查結果令人失望。因此,熊貓館仍以“熊貓”為主角,按原訂計劃施工。動物園也將在收到“農委會”決議文件後,針對駁回理由提出申覆。

  臺中市長胡志強對此表示,臺中市仍會按既定程式引進大熊貓,如果順利爭取到大熊貓來臺中,臺中市願意與臺北市輪流飼養,先在臺中兩年,之後再到臺北市。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