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字號:
我國初步形成畜牧業生産區域化佈局

  時間:2006-02-05 10:50    來源:     
 
 

        新華網北京2月4日電(記者 董峻)農業部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我國畜牧業生産區域化佈局已初步形成,區域化發展的優勢正在逐步顯現。

        這位負責人説,目前已形成了以長江中下游為中心産區並向南北兩側逐步擴散的生豬生産帶,以中原肉牛帶和東北肉牛帶為主的肉牛生産帶,以西
北牧區及中原和西南地區為主的羊肉生産帶,以東部省份為主的肉禽生産帶和以中原省份為主的蛋禽生産帶,以及以東北、華北及京津滬等城市郊區為主的奶業優勢生産帶。

        他還表示,去年全國實現肉類總産量7650萬噸,同比增長5.6%,禽蛋産量2860萬噸,同比增長5%,奶類産量2845萬噸,同比增長20%。規模化進程呈現加快發展的趨勢,養殖小區和適度規模養殖場蓬勃的發展。全國各類畜禽規模化養殖小區已達4萬多個。畜牧業産業化組織大約佔到整個農業産業化組織的20%以上,成為農業産業化程度較高的行業。

        草業生産建設方面也取得重要進展,草原家庭承包經營制進一步完善。截至2005年,全國已落實草原承包面積30多億畝,約佔可利用草原面積的70%,有效調動了農牧民保護建設草原的積極性。牧區和半牧區依賴天然草原放牧的生産方式逐步轉變,2000多萬頭牲畜從天然草原放牧轉變為舍飼圈養。一些地方積極引導草業産業化經營,年加工乾草産品200多萬噸,促進了草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