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金融業合作亟需“聯動提速”

時間:2012-04-27 10:08   來源:新華網

  加快商簽貨幣清算機制、繼續降低銀行業準入門檻、提高金融服務中小臺企能力……

  26日在廈門召開的第十六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簡稱“臺交會”)上,來自兩岸學界、業界人士的呼聲,進一步凸顯兩岸加速金融業合作的緊迫性。

  以“建設兩岸金融中心”為主題的本屆臺交會“海峽兩岸經貿論壇”,吸引了臺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理事長許嘉棟、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韓明智等眾多業界人士的深入探討。

  自2009年《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MOU)和2010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以來,兩岸金融業合作取得了諸多令人矚目的成果。

  截至目前,大陸已批准10家臺資銀行設立大陸分行,其中7家已開業、1家獲准開辦臺資企業人民幣業務;4家大陸銀行獲准在臺設立代表處,其中2家獲准設立分行。

  同時,兩岸在證券、保險業已有多項合作;通過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平臺,兩岸間的貨幣兌換與清算也更加便利。

  “但與熱絡的人員、經貿往來相比,兩岸金融業合作相對滯後。”許嘉棟坦言,目前兩岸金融市場逐步開放,但進展仍嫌緩慢。如兩岸貨幣兌換和清算機制尚未建立,諸多金融業務領域的實質性合作尚有待推進。

  2011年,大陸與臺灣貿易額超過1600億美元;截至2012年2月底,大陸累計批准臺資項目86032個,實際利用臺資547.3億美元。2011年,臺灣居民往來大陸526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達184萬人次。

  “如此大規模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為兩岸金融業深度合作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指出。

  許嘉棟指出,目前大陸金融服務需求旺盛,但許多地區金融業發展尚待大力推進。而臺灣業者有參與大陸金融發展的高度意願,也有協助推進大陸金融發展的能力與基礎。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動蕩不安,外部環境異常嚴峻。眾多大陸臺企正處於轉型升級、調整方向的艱難時刻。

  “在此非常時期,金融信貸的支援,對臺資企業尤為重要。”曾先後在廣東、上海、江西投資設廠的臺商、現任臺灣豐達科技董事長蔡豐賜説。

  相關業界人士呼籲,可探索創設兩岸合作的各類投資基金,扶持新興産業發展,為中小臺企轉型升級輸送金融“血液”。

  今年3月底,大陸批准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明確其規範發展民間融資、創新金融服務體系、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多項任務。

  許嘉棟指出,二十多年前,臺灣一樣面臨中小企業籌資困難、民間借貸盛行、利率欠缺彈性、市場競爭不足等問題。

  如今,由於市場化程度比較高,臺灣銀行業在風險創新、服務管理、小企業金融服務、消費金融等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對大陸同行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許嘉棟説。

  另一方面,當前臺灣銀行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規模比較有限,發展空間遭遇瓶頸;“兩岸金融業優勢互補的特點十分明顯,如果能夠加強合作,必將進一步實現互惠共贏。”韓明智表示。

  在ECFA早收計劃中,海峽兩岸已對進一步相互開放金融市場做出承諾。詹火生等人建議,伴隨經貿關係深入發展的需要,兩岸應加緊商談,儘快簽署兩岸貨幣清算協議,降低兩岸金融往來的風險與成本,為兩岸經貿往來開創更便利的大環境。

  “兩岸合作互利共贏,希望臺灣方面也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放寬陸資金融機構入島發展的限制。”李非説。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