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最新動態
兩岸金融交流
分析評論
相關政策
字號:
溫州金改排演新“劇目” 讓民間資本走出灰色地帶

  時間:2012-05-04 13:0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今年春天,溫州金融改革成為全國性關注的話題。3月28日溫州金融改革實驗區成立以來,各類專家密集輾轉于溫州進行調研,關於“金改”的各類論壇、會議層出不窮。迄今為止已一個月有餘,爭議依然頗多,對中國金融改革而言卻是史無前例的一次探索。

  民間借貸搬上臺面

  經營數位生意的胡蘇亮,通過民間借貸登記中心,以自己的汽車做抵押從在廣告公司上班的小朱那裏貸到了5萬元,月息1.6%。這筆資金的運轉是溫州金融改革的一個小案例,卻被視為溫州民間借貸陽光化的標誌性案例。

  作為溫州金融綜合改革的組成部分,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於4月26日掛牌成立。經溫州市政府批復同意,由14家法人、8個自然人投資設立,註冊資金600萬元。中心以公司化形式運營,經營範圍包括資訊登記、融資對接服務等。

  據了解,只要借貸登記金額突破1萬元,市民到登記服務中心進行備案登記都是免費的。中心負責人徐智潛説,登記中心是帶有公益色彩的純服務機構,為借貸雙方提供資金供求資訊的登記和發佈,同時幫助進行資金配對,為借貸雙方提供一個對接平臺。只要借貸符合法定利率,私下達成協定的借貸雙方就可以到中心完成登記。

  徐智潛説,過去由於資訊不對稱,民間借貸者的月利息一度高達3分或者是4分,登記服務中心的成立可推動民間借貸的陽光化,通過市場競爭,有效地降低借款的利息。

  另一方面,由於以前民間借貸多為個人“私下協議”,一旦借款方沒有能力還款,貸款方會非常被動。而由於民間借貸信用系統缺失,借款方往往還會繼續借款,貸款方不得而知。

  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表示,成立登記中心的目的,就是讓民間借貸陽光化、規範化,降低投資風險,“借貸雙方可以見面談利率、談條件。入住的貸款服務公司則提供公證、擔保以及法律等專業服務。”

  激活民間資本

  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只是嶄露頭角,隱藏在“地下”的民間資金其實早已蠢蠢欲動。

  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得到批復後,除了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還成立了民間資本管理中心;在為新增30家小額貸款公司尋找主發起人中,一改以往的審核制,實行市場化招標制;為了助陣“金改”,更是面向全國競爭性選聘108名金融人才。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認為,溫州的金融問題過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民間資本多,但投資渠道狹窄,資本的逐利性使得地下金融無序生長;二是溫州中小企業眾多,但融資渠道不暢;三是民間金融高利貸化嚴重,致使借貸企業不堪利息重負。

  “溫州問題是中國金融問題的一個縮影。”周德文説,“炒錢”之所以如此轟轟烈烈,其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目前的金融體制與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即金融壟斷和利率雙軌制。這可以説是造就了溫州民間炒錢現象的制度性溫床。

  “對於民間資本來説,本次‘金改’設計了不少投資途徑。”張震宇説,讓不同量級的資本,進入不同領域。

  比如,對一般老百姓,政府拿出一些基礎設施項目,讓其參與基礎設施建設,以債券股份形式進入。對於擁有50萬元、100萬元或200萬元的群體,就可以進入産權交易市場;擁有千萬元級別的資本,可以參與新型的金融公司;除了這些,手頭有活錢,不管數額多少,都可以放到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陽光放貸。這樣,民間資本可以堂堂正正地進入金融業,在金融業有了一席之地。民間金融有了合法身份,就不必灰色化生存。

  期待的境外直投

  據溫州市官方估計,溫州民間資本總量超6000億元,且每年以14%速度增加。巨量民間資金長期在地下暗流涌動,除了集資借貸,習慣了“闖世界”的溫州人早已通過各種渠道讓資本出海創富。

  溫州金融改革實驗區的成立,其中將“研究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探索建立規範便捷的直接投資渠道”,這也意味著個人境外直接投資將在溫州成為現實。溫州人不用再為了境外投資專門開設公司,也不用把手頭資金悄悄託付給海外親友,經過便捷的投資渠道就能直接投資到海外。

  來自溫州方面的數據顯示,2011年,溫州境外投資額5352.7萬美元,外匯資金匯出2139.04萬美元,人民幣境外投資176.7萬美元。據溫州市商務局的統計,近幾年前來溫州推介的眾多海外投資項目中,90%的項目都是面向中小企業或個人投資者。

  “境外投資有市場、有需求。由於審批程式複雜,目前賬面上看得到的境外投資金額,還僅僅是資本‘走出去’的冰山一角。”一位業內人士稱。

  事實上,個人境外直接投資曾于2011年初開始低調試水,使溫州一度成為國內首個放開個人境外直投的城市,但是無果而終。此次實驗區成立後再次上報國務院,目前的審批程式正在進行中。

  根據溫州方面此前公佈的試點方案規定,凡是18周歲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擁有溫州戶籍,且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並取得因私護照的個人,都有資格提出境外直接投資申請。同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的年度總額不超過2億美元、單次不超過300萬美元。如果是多個投資者共同實施一項境外直接投資的,投資總額不超過等值1000萬美元。

  來自溫州當地的一些聲音認為,目前設定的投資額度並沒有充分滿足民資需求。溫州民間投資促進協會會長黃偉健認為,投資額度“顯然太少”。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説,過去資本變身“出海”是一種無奈,一旦出現波折,投資者的正當利益往往難以受到保護,“灰色地帶”也給正當的外匯管理帶來了隱患,投資額度設定應當加大尺度。

  外界一項較為集中的擔憂在於,投資便利化是否會帶來鉅額資本外流。一些研究者提出,放開境外直接投資一是可以減輕境內外匯儲備較多的壓力,但同時也應注意防範風險,儘管目前只是計劃在溫州開放境外直投,但是也有可能全國的資金都通過這個出口向境外進行直投,流向境外的數量可能比預想的要多。

  有業內人士就講到,“金改”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也將直接關係到最後的成敗。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財政部發行2012年第三、四期電子式儲蓄國債       白銀期貨將於5月10日掛牌交易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