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鋼明:規範土地儲備融資有利於控制房地産投機
時間:2012-11-30 13:30 來源:中國廣播網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今後地方政府將不能再打土地儲備融資的主意,不能挪用儲備土地的資金用於其他城建項目。國土資源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佈《關於加強土地儲備與融資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強土地儲備管理,嚴格控制土地儲備總規模和融資規模。</p>
<p> 按照四部門的要求,土地儲備總規模和融資規模將被嚴格控制。土地儲備貸款的用途進一步加強管理,規定土地儲備融資資金應按照專款專用、封閉管理的原則嚴格監管。納入儲備的土地不得用於為土地儲備機構以外的機構融資擔保。貸款用途可不對應抵押土地相關補償、前期開發等業務,但貸款使用必須符合規定的土地儲備資金使用範圍,不得用於城市建設以及其他與土地儲備業務無關的項目。</p>
<p>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近些年“土地財政”這一模式成為很多地方的搖錢樹,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把土地當作融資工具,用來償還地方債務。這次國土資源部等四部門下發通知,嚴格控制土地儲備及融資規模,對規範土地財政,防範金融風險將發揮積極作用。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就這個話題發表他的觀點和看法。</p>
<p> “土地財政”是這幾年很熱的一個詞,説的就是地方政府依靠賣地獲得大筆的財政收入,結果是地價越炒越高,房價越來越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剛剛發佈的研究報告説,目前很多土地儲備機構承擔了地方政府的融資功能,以貸款方式取得的土地儲備資金用於股權投資、出借和市政設施建設等。應該説,這種模式客觀上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和建設,但袁鋼明表示,風險同樣巨大。</p>
<p> 袁鋼明:我們現在所謂的風險就是指的泡沫或者是房價地産,房地産的價格炒得過高,結果最後支撐不住,沒有人再投入,或者沒有人再進入的話,最終價格暴跌,這造成所有融資的鏈條都會斷裂,而且會對整個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日本和美國都已經有深刻的教訓了,中國現在提前看到這種情況而採取措施來控制這種投機行為,是非常正確的。</p>
<p> 由於房地産調控,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的收入情況並不樂觀,土地出讓金收入大幅減少。如今國家四部門聯合發文嚴控土地儲備融資規模並限制土地儲備融資用途,那麼地方政府的本就不厚的“錢袋子”能不能撐下去?如果撐不下去,又該怎麼辦?</p>
<p> 袁鋼明:很多地方政府現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賣土地彌補自己的財政收入,政府現在一控制的話,這種收入來源就會減少;但是如果不控制的話,以後會更加不可收拾。所以對付未來的安全走向,寧可現在我們做措施處理,使得依賴土地的財政收入減少,有所困難,但是可以為未來創造良好的條件,這是毫無疑問的。</p>
<trs_page_separator>
</trs_page_separator>
<p> 土地市場和房地産市場緊密相關,最近房價又有上漲的趨勢。這個通知一齣,會對房地産市場帶來什麼影響?</p>
<p> 袁鋼明:這表明瞭政府要控制房地産泡沫,嚴防房地産危機的一種堅強決心,所以房地産投資炒作應該會減弱。另外,有人認為如果控制了土地的投資或者開發的話,那就意味著土地的供給就會減少,可能房價反而會上漲,這是投機者的一種想法。但是按照調控政策堅定不移的往前推進的話,這種短期的炒作也是害怕的。我覺得從長期或者穩定的深層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肯定是有利於控制房地産投機和調控房地産的。</p>
<p> 李克強副總理説,未來幾十年中國最大的潛力在城鎮化,推進城鎮化就必須要擴大建設用地。但同時,我們又有十八億畝的土地紅線是不能碰的,因此土地政策可以説影響中國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一邊是要大力推進城鎮化,一邊是要保護土地資源,此外,對農民土地的徵收補償制度近段時間也在爭論聲中進行修改,怎麼盤活土地,又該如何控制風險都是焦點。袁鋼明認為,國土資源部等四部門下發的這個通知有助於解決這些矛盾。</p>
<p> 袁鋼明:我們最關鍵的是要找到新的增長點,不能再依賴土地,不能再依賴投資,不能再依賴房地産了。實際上中國經濟非房地産以外的各種製造業和産業包括服務業的發展空間非常大,而且非常健康和穩定,所以我們要找到其他的方向。第二,我們在具體措施上也不能光依賴今天剛剛出臺的行政性措施,還要採取一些經濟有效的措施,對於囤積土地或者對投機土地採取一行經濟手段進行制約和打擊,比如説徵收房産稅或者更嚴格的徵收土地限制稅等等。這樣的話,走這條路走不通了,就會走到正路上去的。 </p>
編輯: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