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有很多網購的企業,包括京東商城、阿里巴巴、淘寶這些企業都在抱怨説現在運輸的成本租金在不斷的上升,所以這個裏面有一個環節的問題,工業地産商和物流企業是應該分開還是為了物流企業土地只能給真正做物流的,這個在管理上也是有很多的漏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要提高效率,這兩個問題就是從物理空間上的佈局,和從管理上的佈局,産業鏈的銜接,這兩個問題如果不解決物流行業的根本性問題可能很難解決,並不是土地總量不足。現在一談到發展就要徵地,好像這個報告出來之後,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要拿一個行政命令説要對物流企業再劃撥多少土地,我相信會誤導我們對物流行業的看法。
針對物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國務院常務會議7月11號討論通過《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産業發展的意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深化改革開放,消除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流通領域。下一步,國內物流業發展的重點應該放在什麼方面?
向松祚:重點首先要打破地區的封鎖,所謂的地區封鎖實際上是制約物流行業發展,增加了物流成本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中國傳統上具有所謂的諸侯經濟,改革開放30多年,所謂的“諸侯經濟”還是非常嚴重的,諸侯經濟體現在哪呢?對於本地的産品實現保護,比如説盡可能讓本地的産品在本地銷售,對於外面的很暢銷的産品會設置很多障礙進行阻撓。
第二個問題是各種關卡,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從一個省到另外一個省,從一個市到另外一個市,我們就有很多關卡的收費,這個中間的收費有很多是非常不合理的,而且是極大的提高了蔬菜很多産品的成本。
第三個問題是要有一個充分的競爭,這個充分的競爭就是民營資本、私人資本通過市場競爭,通過收購兼併,能夠整合物流行業,中國的物流行業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小的企業或者説中小的企業太多,很多人在搞物流,那麼很多産業的分工也是非常不足,有的搞生産的也去搞物流,生産和物流在産業分工上的效率很低,要通過資本的方式,通過收購兼併的方式能夠把物流行業整合起來。
最後一個問題是在土地的優惠上,必須要深入去研究,現在有一個説法叫做物流地産,物流地産這個提法對不對,或者應不應該提,要從政策上進行很好的研究,要制定非常明細的規則。地産商本身購了很多地,建了物流園區,自己又不去搞物流,不斷的提高租金成本使得真正搞物流的企業要不斷的提高增加越來越高的租金成本,必然會把租金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專家簡介

向松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長 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顧問委員會成員,研究委員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