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靠什麼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時間:2012-07-06 13:23   來源:大河網

  “中等收入陷阱”,一個學界很熱、民眾陌生的詞彙。

  中國是否能跨越巴西、阿根廷等國家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跨越這一陷阱,中國需要付出哪些努力?又該如何避免“陷阱”中的“陷阱”?

  6月22日到24日,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克曼和莫滕森專程從美國來到開封,與國內外200多位經濟學家一起,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中國發展”的課題,進行了一場國際學術研討。

  A

  “中等收入陷阱”為何這麼熱?

  陸丁,中國留美經濟學會會長。

  去年年底,陸丁就曾在上海財經大學組織過一場“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學術研討會。今年6月22日,他又把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克曼和莫滕森從美國請到開封,再次研討這個課題。

  而早在去年4月份的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上,與會的世界政商領袖曾就亞洲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個話題,展開過激烈討論。

  那麼,“中等收入陷阱”這個話題,為什麼會這麼熱?

  陸丁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以前經濟學界談得比較多的是“低收入陷阱”,比如非洲一些國家一直走不出低收入陷阱。2007年,世界銀行注意到“中等收入陷阱”現象,拉美、東南亞等地的一些國家如巴西、阿根廷、馬來西亞等,在上個世紀70年代前後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但至今每人平均GDP仍然掙紮在3000到5000美元,無法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從世界範圍來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會出現經濟增長緩慢或停滯、貧富分化嚴重、腐敗現象多發、就業困難、信仰缺失等問題。

  陸丁説,在每人平均GDP跨越4000美元之後,中國從“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的行列中“畢業”,升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世界銀行調整對中國的定位後,引發了學術界對中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探討熱情。

  此次在開封舉行的研討會,共收到約140篇英文論文、60篇中文論文,其中多篇涉及“中等收入陷阱”課題。

  B

  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現象而不是規律。”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教授趙振華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是現象就可以改變,而如果是規律的話,所有中等收入國家都無法邁向高收入國家。而事實上,世界上已有60多個國家已經邁進高收入國家,每人平均GDP均超過1萬美元。

  他説,世界銀行為“中等收入陷阱”下的定義中,一方面是中等收入國家工資方面無法與低收入國家競爭,另一方面是尖端技術研製方面無法與富裕國家競爭,而這兩個條件都不是中等收入國家經濟停滯的根本原因。

  趙振華認為,中國不會跌入中等收入陷阱,但中國一定要繼續推進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公平分配、實施審慎靈活的宏觀經濟政策。

  中國留美經濟學家尹尊聲博士則提醒説,在討論“中等收入陷阱”時千萬不要陷入另外一個“陷阱”簡單用每人平均GDP來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進入中等收入水準,會導致陷入只重視數量不重視品質的誤區。

  他説,希望中國在快速的城市化過程中,在從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再到高收入的過程中,不要出現以“貧民窟”為代價的發展。墨西哥、巴西以及非洲一些國家的“貧民窟”一經形成,政府都沒辦法把他們救出來。

  鄭州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李中建認為要加強包容性體制建設,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在收入分配體制中“提低擴中限高”,要加強基礎教育、職業技能教育,讓人的賺錢能力提升,培育大量中産階層。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耿明齋則認為,要避免或走出少數人富裕和多數人貧困的中等收入陷阱,保證中西部傳統農區農民富裕的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發展,是繞不開的議題。

  C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勞動力品質很關鍵

  學界的爭執越激烈,越説明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

  此前有學者稱,中國已經進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臨界點了。還有學者認為,如果找不到應對人口紅利消失的辦法,“劉易斯拐點”後面就是“陷阱”。

  莫滕森,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其研究領域主要是勞動經濟學。他在開封演講時説,中國的快速轉型對勞動力市場會帶來一定影響,會讓勞動力品質變得越來越重要。

  他後來在與友人交流時提到,幾億農村富餘勞動力、每年近千萬的畢業生,讓中國享受了人口紅利帶來的高速發展。然而,勞動力不會永遠過剩,下一個10年,隨著中國消費增長和人口紅利的消失,發達國家的就業壓力甚至都有可能隨之緩解。

  赫克曼,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其在“微觀計量經濟學”上有突破性成就。

  赫克曼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拉美等地區的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為他們實行了錯誤的政策,從而導致經濟的停滯。中國重視中等收入陷阱現象,積極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這很好。中國經濟發展得益於大力扶持工業發展,但這種模式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中國是時候鼓勵農業資源産業的發展了。

  記者注意到,演講一結束,河南大學的學生就圍住了赫克曼。而他對學生們的所有問題都一一耐心解答,因為他一直認為,中國的人力資本投入過少,中國教育如果另辟蹊徑將會帶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中國投資人力資本的回報率可能高達40%。

  名詞解釋

  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銀行按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把世界各國分成四組,即低收入國家(低於975美元)、中等偏下收入國家(976至3855美元)、中等偏上收入國家(3856至11905美元)和高收入國家(高於11906美元)。2010年,中國每人平均GDP為4277美元,邁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個國家的每人平均收入達到中等水準後,由於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其特徵主要是:經濟增長回落或停滯、民主亂象、貧富分化、腐敗多發、過度城市化、社會公共服務短缺、就業困難、社會動蕩、信仰缺失、金融體系脆弱等。(首席記者 王魯峰 實習生 章冠博 文 記者 白周峰 圖)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