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長期問題和短期問題相互交織,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相互影響,那麼,我們經過30多年的發展到現在,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是什麼?我認為,新的增長點依然是工業化和城市化。”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近日舉辦的“2012幸福城市發展高峰論壇上”上表示。
姚景源認為,工業化是創造供給,城市化是創造需求。但這兩個化發展的速度不匹配,城市化發展是滯後於工業化發展的。城市化是中國新的歷史時期最重要的增長空間和領域,中國現在的水準是50%左右,發達國家是78%,中國現在還沒有達到世界平均的水準。
就生産領域來説,姚景源認為:“中國經濟的結構矛盾主要是第三産業薄弱,特別是現代服務業薄弱,經濟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在哪?我認為就在於發展第三産業即現代服務業。但是因為城市化規模太低,服務業一直髮展不起來。當規模太小的時候服務業不可能有好的發展。”
“中國要轉變對出口的依賴就必然要擴大內需,但擴大內需講很多年了,時至今日還有很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化發展速度滯後,所以消費和內需就是上不來。”姚景源認為,在這一背景下,城市化對於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很多深層次的改革都要依賴城市化的進程,比如農民問題。要想富裕農民,核心就要減少農民,農民少了每人平均佔有資源多了才能有産業化、規模化的基礎,而要提高農業的生産力,就要推進城市化相匹配,更多地吸納農民就業。(記者 童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