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阻經濟“苦笑曲線”下行

時間:2012-06-11 13:57   來源:新華網

  “原本我們看好了名單上的三家船公司,趕來談合作,但他們都沒到場。”印度Darcl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普尼特阿加瓦爾顯得有些失望,“這可能與眼下低迷的全球經濟形勢有關,企業並沒有太多精力從應對困難中抽身。”

  和一萬多名前來寧波的境外人士一樣,普尼特阿加瓦爾帶著兩名同事專程參加在此間召開的第十四屆浙洽會,尋求商機。

  同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12中國開放論壇”上,企業家、研究者們較為一致的觀點是,中國經濟正在階段性地告別高增長,將逐漸進入“中速增長”時期。有專家評論稱,中國經濟趨勢步入“苦笑曲線”。

  “這表面上是增長速度的調整,實際上是經濟結構、增長動力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説。

  經濟界人士注意到,大體來看,自2010年第二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已經連續8個季度下行,“史上未有”。余斌説:“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總體延續了下行態勢,而且回落步伐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短期需求收縮與中長期潛在增長力下降疊加,共同構成了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所面臨的下行壓力。”

  儘管最新發佈的一系列宏觀數據紛紛顯示出一絲反彈跡象,超出市場預期,觀察者們仍然堅持謹慎樂觀。10日公佈的海關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進、出口規模雙雙創月度歷史新高。

  一些觀察者指出,增速放緩恰恰給調結構、促轉型帶來契機,應避免強調保增速而一再推遲結構調整,中國經濟可能由此失去長久動力而落入持續下行通道。

  經濟學家許小年説,今天的增速放緩,實際上是2008年金融危機暴露出來的中國經濟發展缺陷的繼續發酵。大量著力於宏觀層面的政策,容易給企業造成“靠政府強力托市就可以渡過難關”的錯覺,而失去解決問題的時機。

  這一觀點得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的認同。張燕生表示,不能老是“哄”著企業,企業未來必須要進行脫胎換骨的轉型,政府在出臺相關措施時,一定要防止臨時性應急措施可能為長期發展帶來的障礙。

  余斌認為,經濟高速增長時,矛盾和問題會被潮水一般的高增長高效益掩蓋,而當經濟增長速度回落,潮水退去後,各種矛盾和風險就可能集中爆發。當前宏觀調控政策把穩增長放在重要位置的方向是對的,但宏觀政策要順應經濟增長的階段轉換,防止過度放寬宏觀政策而使經濟重回高增長的傾向。

  一些企業也在關注宏觀調控動態,加速自身調整。在浙洽會上,寧波迪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經理何衛寧四處尋找技術型企業,為公司生産的熱水器去除水垢尋找良方。何衛寧説,企業面臨的巨大生存壓力從去年以來就一直沒消退過,“再不加快調整,企業將一路下行。”

  記者近期在浙江多地採訪發現,何衛寧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受訪企業主的心態。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不能指望國家再採取類似於此前4萬億投資的刺激政策,國家實施強烈的經濟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但另一方面,近期高層密集釋放“穩增長”的信號,則體現了中央政府力阻“苦笑曲線”下行的決心。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23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國央行時隔3年半首次降息;包括廣東湛江的寶鋼鋼鐵項目在內,一批重大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通過。

  這些舉措釋放的宏觀調控信號被普遍認為“提振信心”,受到廣泛關注。

  “老實説,過去我們適應了10%的經濟高增長,而對8%的增長不適應。”余斌説,“不過,告別了高速增長階段,要通過大規模的財政貨幣政策刺激重新讓經濟增長回到10%的增長軌道,不現實,也不大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一些企業已經看到了政策和經驗的局限,並開始著力轉型。擁有全球最大單體制筆廠房的浙江貝發集團董事長邱智銘説:“過去從來沒有想過‘中國製造’會賣不出去。回過頭來想想,當‘中國製造’逐漸吃盡國際市場的替代效應紅利,企業就不得不思考轉型升級,哪怕一時的增長放慢,也要做研發、打通供應鏈和銷售渠道,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記者 張遙 黃深鋼 王政)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