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意見發佈 提出5年完成3類劃分

時間:2012-04-17 10:12   來源:中國廣播網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16日),新華社受權發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我國將用的五年時間,在清理規範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形成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

  去年3月23日出臺的改革意見,至今已施行一年有餘。而如果從1995年的全國事業單位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會議召開算起,事業單位改革,已經進行了17年。時間之長,反映難度之大,可見一斑。那麼,改革的難點究竟在哪?對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改革之後會産生哪些影響?

  事業單位逐步取消行政級別

  如果從1995年全國事業單位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會議召開算起,我國事業單位改革這盤大棋已經下了整整十七年,這次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作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準適度、佈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的總體目標,以及未來5年,“完成事業單位分類,為實現改革的總體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的階段性目標。

  可見,這盤棋註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博弈,在這場改革中,許多政府部門既是推動者,又是被改革的對象,這種“刮骨療毒”、“自斷經脈”式的改革從一開始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教授:

  毛壽龍:現在有一段時間的過渡期,我估計五年以後基本上就實行新的機制了。對領導幹部來講,他逐步會取消行政級別,在某個崗位上工作並不是説終身是什麼級別。很多事業單位都是副部級,不可能永遠保住。

  砸掉“鐵飯碗”

  然而,正如《意見》所説,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機制不活;這和當初國有企業改革具有極大的相似性,而與國企改革已經被逼到懸崖邊上,不改不行相比,此番事業單位改革顯示出更多的主動性和有計劃性。

  毛壽龍:國有企業改革很多企業就賣掉了,而且實行破産、並權了以後,或者説所有制改造以後,他整個和國家沒關係。事業單位改革,你怎麼改,還是和國家有關係的,因為畢竟是公益性的服務。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應該説,國有企業改革是危機推動,事業單位改革是發展需要,這兩者有很大的差別。

  在5年目標之下,根據《意見》,事業單位被劃分為三類:“參照公務員類”,即承擔政府職能的事業單位劃入政府序列;“自收自支”類,即從事生産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將被推向市場;“財政補貼”類即公益性事業單位,將從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財稅政策和機構編制等方面推進,採取“管辦分離”等辦法完善治理結構。

  事業單位轉變為行政機構,意味著在目前國情下,將有部分事業單位人員由原來端著的“鐵飯碗”變成“金飯碗”,而與此相對,也有一些事業單位的人可能因此被砸了“鐵飯碗”。如何劃分事業單位的性質,這是此番改革的難點所在。

  毛壽龍:首先事業單位的一部分行政編制或者轉變為政府的公務員行政編制或者職能歸公務員,它自己併入到事業單位,事業編制可以説只減不增。而且進入機構改革的事業單位,進入行政編制以後,他它的編制也不是新增加,需要調劑的。這次改革應該説從制度上或者説從根本上改變事業單位“鐵飯碗”格局。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