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將擴大內需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擴內需從何處著力,怎樣才能取得明顯成效,備受各方關注。
記者採訪了解到,讓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讓民眾有錢花,是人們的一致期盼;而發展文化、旅遊等服務業,找到百姓樂意花錢的消費熱點,則關係到擴大內需的內在動力。專家認為,要有效擴大內需,需在“掙錢”“花錢”方面共同給力。
“擴中”“扶貧”實現包容增長
今年29歲的李勝是濟南一家廣告公司職員,儘管每月有3300元的工資收入,但生活中他卻常捉襟見肘。“房貸1200元、吃飯500元是每月的固定支出,還要攢錢結婚,能夠用在其他方面消費的錢並不多。”李勝説,近年來物價上漲較快,但工資漲幅卻沒跟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擴大內需的重點之一。李勝認為,自己從農村考上大學,在城市中努力工作拼搏,雖然收入比農村的同齡人要高,但還房貸、沒車、沒對象,還遠不是一個“合格”的中等收入者。“希望這次中央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舉措,能讓我的收入儘快提高。”李勝説。
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8%,明顯低於當年GDP10.3%的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同比增長7.8%,同樣低於同期GDP增速9.4%,收入構成中工資性收入增長也低於總體收入的增長水準。
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民眾收入增長的明確信號,“今後將保持兩個同步,一個是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二是勞動者收入與勞動生産率增長同步。目前農村勞動力的工資水準增長明顯,下一步如何有效提高城鎮居民收入將是關鍵。”
一些專家認為,中等收入群體有更大的消費傾向和豐富的消費內容,加強培訓提高勞動者技能、提高企業薪酬水準,進一步完善工資協商制度、國有壟斷企業改革、降低門檻鼓勵創業都將是“擴中”的重要手段。“這次中央提出大力發展服務業,這將增加和保障部分低收入者的就業崗位,從而為他們提高收入創造條件。”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説。
“擴中”的同時,國家近期已決定把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對應的扶貧對象規模將擴至約1.28億人。山東財經大學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蔚認為,扶貧同時應兼顧“造血”。“當前很多城市的社區服務、家政服務等都還遠達不到需求,應該鼓勵城市低收入群體通過這些行業獲得更多收入,實現城市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和城市軟環境提升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