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預測10月CPI超4% 央行再加息可能性增大

時間:2010-11-01 14: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機構大多認為,隨著翹尾因素逐月快速下降,10月份CPI的同比漲幅將迎來年內的最高點,11月、12月將略有下降。

  “隨著災害性天氣、産出缺口和工業品供給等多重通脹決定因素影響逐步減弱,年內通脹壓力或已見頂,四季度CPI將平緩回落。”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熊鵬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他分析了四點原因:一是産出缺口擴大抑制整體物價上漲壓力繼續加大。經濟仍處下行通道所導致的負産出缺口擴張從總需求層面決定了物價上漲壓力將逐漸緩解。二是季節性因素造成的食品短期供給衝擊逐漸消弭直接推動CPI見頂回落。三是全球經濟疲軟下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不具有持續性。四是正翹尾效應逐漸消退減緩物價上漲。

  然而,與年內CPI同比漲幅可能出現回落相反的是,中國的長期通脹壓力正在增大。

  “目前有幾個特點需要注意,這將會對未來産生較為長期的影響。”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于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首先,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近日表示,美聯儲已準備好在必要時採取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其次,人民幣升值預期也促使了熱錢流入。最後,8月17日央行宣佈,香港、澳門地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外參加銀行、境外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均可申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投資。這種試點如果在未來進一步推廣將使熱錢進入通道增加。此外,未來水電燃料價格改革,可能進一步推動長期通貨膨脹。(記者 方燁)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