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綱:供求失衡引發資産泡沫 需擴大資本出路

時間:2010-10-13 10: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那麼為什麼發出那麼多貨幣。一個具體原因就是,中國的外匯制度。迄今為止,基本的制度是企業獲得的外匯要交到中央銀行手裏換成人民幣。中央銀行發出的人民幣叫做基礎貨幣,中國當前外匯儲備每年增長六千億美元,那就是四萬多億元的人民幣,如果一塊錢一年流通五次的話,那就是20萬億元的貨幣增長。由於這一制度導致大量貨幣外流,中國長期採取的強制結匯現在已經不強制了,但是因為人民幣開始升值,人們現在都想換成人民幣。

  在中國不鼓勵人們持有外匯,不鼓勵人們自由到國外進行投資的制度下,貨幣容易增長過快。最後中央銀行還得出來對衝,通過提高準備金率,增加央票發行等手段,把發出來的錢再收回來一部分。於是現在中國就有了世界上最高的17%的準備金率。

  第三個,需求那麼多,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外國資本到中國來追逐投資機會。中國外匯儲蓄的增長,其中一大部分是外資的流入。這當然是因為在中國資本回報率比較高,金融部門,房地産行業等等,都提供了新的機會。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現在每年有一千億美元左右的外資流入。

  這個原則上不是問題,問題是國外資本進來這麼多,為什麼中國資本沒出去那麼多。這裡,樊綱提出了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問題。由於現階段發展中國家的資産價格大大低於發達國家,因此大量的資金都想在差額消失前獲取這份差額作為資産回報。比如説全世界都知道北京房子的價格離倫敦有多遠,上海的跟紐約跟東京跟香港有多遠,而且中國又人多地少,房價早晚會長上去,所以大量的資金投進來希望獲得差價。

  這是個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問題。因為倫敦200年前沒有這個問題,雖然粗略來説當時它可能跟現在的北京一樣,每人平均四千美元的G D P,但是當時沒有比它更先進的國家,它的房價就是世界上最高的,所以並不知道將來房價會漲到什麼地方去。然而現在人人都知道,發展中國家如果繼續增長,房價一定會到什麼程度。

  第四個,由於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還不成熟,市場缺乏內在穩定器的制度,當中有一些制度缺陷導致需求往往波動很大。比如説房地産市場上缺乏房産稅制度,就使得投資房地産的持有成本太低,結果導致投資性需求過大。許多買房者房子買了就等著漲價,租不出去沒關係,於是就産生了空置房。

  擴大資本出路降低資産需求

  中國資産泡沫産生的四方面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內在因素:資本的投資渠道不足。為此,樊綱給出了四點建議,解決資本的投資出路問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