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5日在“後危機時代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反危機所有計劃實施一週年高峰論壇”上指出,關於物價,我用的題目是理性對待物價波動。也就是説我並不是那麼同意很多人所謂的通貨膨脹的説法,因為這些説法背後大家都是一個概念就是通貨膨脹無論何時何地都是貨幣現象,現在貨幣發了這麼多不通貨膨脹才怪呢。我想説的是,這樣的判斷已經陳舊了,如今在世界其他國家已經不太通用,在中國尤其不通用。
所以講到物價這個問題,我不用通貨膨脹這個詞,我就用物價。我們仔細分析一下中國的物價變動有兩類因素在産生著影響。一類就是使物價會下來的因素;一類就是會使物價上去的因素。最後物價是什麼水準取決於兩個因素的均衡。
使得物價下跌的因素有兩條:一是中國從1994年開始就是需求不足,總的需求就不足,有多種表現,銀行存款多、儲蓄多、外匯多,這都是需求不足的表現。在儲蓄多的情況下,在供應大於需求的情況下,你説物價會長期持續上漲,要進入上漲通道,我不相信。第二個因素就是産能過剩,剛剛公佈的統計局的數字是24個産業,21個有程度不同的産能過剩。第一季度還是24個産業,19個,而幾個月下來增加了2個,大多數的産業是産能過剩,你説物價會上漲我也不信。正是這兩個因素導致物價會下跌。
物價也會上漲,大致歸納有三個因素:第一,輸入型。中國經濟已經高度融入全球經濟,最近社科院有幾個小組做了一些研究,有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經濟在本世紀以來,在58%的程度上受全球共同因子的影響,也就是説有一些共同因素影響所有經濟,中國在58%的程度上受共同因子的影響;第二個數字是中國進出口64%的程度上受全球經濟的影響,這也是很大的。
全球因素有很多,這些年最突出的因素莫過於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因素,恰恰中國在高速成長過程中缺的就是這些大宗産品,所以國際市場上大宗産品的波動幾乎會立刻變為國內物價的上漲。在2007、2008年的時候,是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了。國際油價的漲跌大家都那麼關注,油價在壟斷中被阿拉伯酋長決定著,由交易市場上的“豺狼”們決定的事情它們影響著我們的物價你也沒有辦法。
第二是國內的供應衝擊。總體上我們供應是大於需求的,但是由於短邊規則的作用,總有一些領域和産品供不應求,這些領域的供不應求會造成這些領域中的物價上漲,這個上漲會引領物價水準的上漲。這在2007年、2008年我們也看得很清楚,就一個豬把大家鬧得雞犬不寧,在2008年上半年大家都在説中國進入了通貨膨脹的上漲期的時候突然價錢下來了,我們根本就不明白它怎麼回事,就是一個供應衝擊。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就一個産品的價格變動就會造成整個物價水準的劇烈波動,然後引起整個物價水準的上升,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關注,這是第二類,這一類經常發生在農業領域,發生在資源、環境,軟農業可貿易品,還有一些不可貿易部分:土地、資源、環境,等價格變動立刻對物價造成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