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發起雙反調查 新華社圖表,北京,2009年10月8日 圖表
在全球貿易保護愈演愈烈的風潮中,逼迫人民幣升值的老調又被西方重彈,歐美各方對中國外貿施壓的行動,正隱隱然升級。
油井管案、輪胎特保案硝煙未盡,鋼鐵行業紛爭又起。6日,歐盟裁定中國輸歐無縫鋼管對歐盟産業構成損害威脅,決定徵收17.7%至39.2%的最終反傾銷稅。而隨後一天,美國商務部也宣佈,將對中國出口的無縫標準管、管道管和壓力管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至8月,共有17個國家(地區)對中國發起79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約100.3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6.2%和121.2%。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態勢仍可能繼續蔓延。7月中旬,世貿組織預測,2009年全球發起反傾銷數量將達437起,是歷史上世界發起反傾銷數量最多的一年。
貿易保護主義風潮,並沒有隨著已在底部並顯露好轉跡象的全球經濟而有所減退,從各種數據和歷史經驗來看,這股強勁的保護態勢還要持續蔓延一段時間。
英國貿易問題研究機構(GTA)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歧視性貿易法案的數量將遠超自由貿易法案,呈6:1的一邊倒勢態。政府將以每季度60項的速度推出貿易保護措施。全球逾90%的貿易商品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貿易保護措施的影響。
專家認為,貿易保護主義在經濟蕭條、生産和就業緊張時會更加盛行。雖然目前全球經濟出現向好跡象,但經濟下滑對産業和就業的影響具有滯後性,而滯後期通常為一年,所以業內有預測,一年之後目前貿易保護主義這種強勁的勢頭將有所減退。
對於中國來説,長期內都要為貿易摩擦做好準備,這場爭端不僅持久而且廣泛。
中國早已成為國際貿易爭端的靶心,截至2008年,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成員,連續3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成員。中國在這輪貿易保護主義風潮中也是最大的受害者。據倫敦經濟中心的數據,目前各國政府正在計劃、或準備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還有134項,其中77項針對中國。
在貿易保護主義之外,越來越多的跡象似乎在表明,下一個國際社會與中國出口爭執的對象將回到“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上。輿論認為,西方重彈“人民幣升值”的老調意在轉移視線、推卸責任,人民幣升值不僅不能減少西方國家的貿易逆差,而且會延緩全球經濟復蘇的進程。
7日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邁倫 斯科爾斯指出,處理人民幣匯率問題時理當考慮中國切身利益,中國“不應為金融危機買單”。斯科爾斯説,一旦人民幣急劇升值,中國的出口勢必受到打擊,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也可能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