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雙週刊9月7日刊登丹尼爾 費希爾的一篇文章,題為《中國會喪失活力嗎?》,摘要如下:
根據官方公佈的消息,中國各方面運轉良好。國家統計局報告説,2009年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1%,與去年全年9%的增長率相比,只略有下降。
紡織品、水泥、不含酒精的飲料、拖拉機以及汽車的銷售額都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
自今年1月以來,上海股市上漲了86%。但是在這些數字背後,是增長幅度空前的國家資金供應。政府為今年啟動的旨在對抗全球金融危機的經濟刺激計劃注入了5860億美元。銀行發放的新的商業貸款的數額是去年的4倍。如果這種支出勢頭停止的話———目前有跡象表明政府正試圖踩剎車———中國的經濟增長將陷入停滯。法國興業銀行的全球戰略家艾伯特 愛德華茲説,經濟增長率可能會一路跌至零。
如果中國陷入衰退,那麼支撐著當前某種程度經濟復蘇的一根最重要的支柱將不復存在。麻省理工學院商學院中國實驗室負責人黃亞生説“中國的減速,特別是突然而且大幅度的減速會對美國的公司産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有些影響會是心理上的。中國股市産生的利潤可能是支撐美歐股市的因素,因為投資者積累起來的國際共同基金賬面財富讓他們變得更加大膽。愛德華茲説“近幾年來,我所看到的所有重大泡沫中,這次的泡沫是投資者的確信以為真的,因為他們沒有別的什麼可以相信。中國神話的破滅對投資者産生的衝擊遠比美國經濟不復蘇要大。”
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加拿大,今年7月,中國從美國這裡進口了價值330億美元的商品,同時又將價值1300億美元的商品出口到美國。中國大肆購買農礦産品、工業材料和技術的做法支撐了美國得克薩斯儀器公司、卡特彼勒公司以及微軟公司的股價,讓它們的股價與今年低點時相比,都上漲了60%以上。中國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源頭。雖然中國在波音公司去年610億美元的收益中只佔到4%,但中國今年的訂單佔到該公司訂單的8%。卡特彼勒公司目前的收益中,只有大約5%源自中國,不過它希望能在2012年之前,將對華銷售額提高60%。
中國一直對經濟復蘇起著重要作用,用一家市場分析刊物的編輯邁克爾 萊威特的話説,這是“因為基本上其他地方的經濟根本就沒有出現增長”。他對中國未來的行情持悲觀態度,敦促投資者避開美國(及中國)的股票。他説,在美國經濟明確走上復蘇道路之前,買那些保險系數高的股票。
據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的分析結果,今年4月,中國銀行新增了7570億美元貸款,是去年的4倍,相當於2008年國內生産總值的17%。黃亞生認為,其中大部分資金用在了購買農礦産品、建築行業以及其他很容易受到價格下跌衝擊的資産上。
不過一些中國通堅持認為,中國的經濟復蘇是實實在在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尼古拉斯 拉迪説,研究人員早在多年以前就知道中國在估計零售額時將批發額包括在內。拉迪説“大家都見怪不怪,照樣用這些數據。”電力消耗下降可能還有一個不那麼可怕的原因:效率低下的製造企業遭到關停。
但是就連拉迪也擔心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最終可能加劇資産泡沫,而不是讓經濟出現切實的增長。
因此興業銀行的愛德華茲稱中國懸空的經濟是“一種難以為繼的模式”。他説,沒有國內消費者或出口商購買工廠生産的商品。政府對農礦産品和設備的投資只會加劇全球範圍內産能過剩的局面。如果中國的出口陷入嚴重的衰退,那麼中國甚至會讓本國貨幣貶值。這會損害靠出口來實現銷售與利潤增長的美國公司的利益。
中國貨幣的貶值反過來會讓全球各地的貨幣出現又一輪貶值狂潮,因為其他國家會通過讓本國貨幣變得更加便宜的做法來保護本國的出口。出現這種局面的可能性有多大?上一次是在大蕭條時期。愛德華茲説,當時,“誰的貨幣貶值最慢,誰的衰退程度就最嚴重。”(李鳳芹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