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臺灣颳起“廣西風” 希望收穫“1+1>2”

時間:2009-05-26 14:1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帶來劉三姐與桂林山水

  除了經貿活動,廣西團還帶來了“劉三姐”與“桂林山水”。

  5月23日,臺北“國父紀念館”,“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優美的旋律飄起,大幕還沒有拉開,已經掌聲雷動。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裏,大型民間歌舞劇《劉三姐》用悠揚的歌聲、曼妙的舞姿、濃郁的壯族風情,帶著臺灣觀眾神遊廣西。演出結束,大幕遲遲無法落下,觀眾一個接一個上臺跟演員合影。演員也將壯鄉的吉祥物——繡球拋給臺下的觀眾。觀眾席上“歡迎再來”、“我愛你們”的聲音不絕於耳。

  “劉三姐”是壯族民間傳説人物,有“歌仙”的美譽,也有“神女”之稱。成員有100人的“劉三姐大型歌舞表演劇團”是首度來臺,分別於23日和28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及高雄勞工活動中心公演兩場。據“國父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一天都要接聽數百通詢票電話,“希望加演的不在少數”。

  “劉三姐”女主角王予嘉也是第一次來臺灣,她在接受採訪時説,一定會把劉三姐最美的舞段、最好聽的山歌送給臺灣觀眾。“山歌好比春江水,希望借《劉三姐》讓更多臺灣同胞了解廣西的風土人情,吸引更多的人到廣西走走看看。”

  都説“桂林風景甲天下,廣西處處是桂林”。“臺灣—廣西漓江畫派精品展”23日也在“國父紀念館”展出,漓江畫派的國畫、油畫、版畫和水彩畫共114幅讓臺灣民眾閱盡廣西美景。

  廣西千人團由27個分團組成,其中旅遊團是最大的分團,團員來自廣西14個地級市。廣西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桂臺經貿合作中發展最快、收效最理想、未來前景最廣闊的行業。旅遊業是臺商在廣西投資的主要領域之一,僅臺商在桂林投資的旅遊企業就有300多家。今年4月8日開放廣西赴臺遊,5月份就有600多人次成行。“此次旅遊推介直接面向臺灣民眾,希望可以促進桂臺旅遊進入雙向交流的階段。”

  希望收穫“1+1>2”

  廣西千人團受到特別關注,還因為兩岸都看重兩地合作的前景,相信可以收穫“1+1>2”的成果。

  馬飚抵達臺灣伊始即表示,廣西團這次能夠赴臺,正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這幾年臺商在廣西的投資每年都以35%的比例增長。桂臺交流互補性強,有著廣闊、美好的前景,相信此次訪問考察一定能夠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説,兩岸合作是大勢所趨,桂臺合作也大有潛力。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臺灣與廣西應該攜起手來,互助互補、共渡難關。

  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表示,讓兩岸百姓安居樂業是大家共同的責任,“安居”必須追求兩岸的和平,“樂業”則要靠兩岸合作創造經濟的繁榮。

  廣西千人團來臺交流期間,還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情。

  歡迎晚宴上,連戰説,他專門邀請了出生在廣西的蔣孝嚴副主席和身為壯族人的臺灣煙酒公司董事長韋伯韜出席宴會,“就是為了讓廣西的朋友賓至如歸!”

  在歡迎晚宴上,馬飚用剛剛學會的臺語邀請大家“乾杯”,引發熱烈回應。在“桂臺經貿合作論壇”記者會上,馬飚愉快地説:“我們在臺灣,處處體會到臺灣同胞的熱情與關心。”

  對此,有島內媒體發表評論指出,廣西千人團來臺,更是提供了一次兩岸民眾直接面對和直接交流的機會,這或許才是最大的收穫。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