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各地駐京辦年耗百億 做生意賠錢財政填窟窿

時間:2009-04-10 13:49   來源:CCTV.com

 

  主持人:

    我們剛才聽的是學者的相對遠距離的觀察,接下來我們連線的是一位記者,她是來自《瞭望東方週刊》記者王曉,來自一位記者相對近距離的觀察,我們來聽聽王曉會給我們帶來哪些資訊。王曉,您好,電話斷掉,我們稍候再聯繫她。

    剛才您説,很多事情現在因為是世界已經是地球村了,沒有必要設立一個中國國內的地方還有這麼一個,比如説各級地方政府就會説了,有一些事情都是有中國特色的,比如説一些資訊,包括一些官場的資訊包括一些經濟上的資訊,就得面對面的才能得到,所以我覺得這個有必要。

    李成言:

    你説這個有必要還是一種傳統思維的邏輯,它還沒有真正的改變,我覺得在網路時代,面對面也可以,沒有問題,現在這個網路時代這麼發達,你在電話上照著你的鏡頭去對話,完全可以,和近距離感是一樣的,為什麼必須要到北京,而且住在駐京辦,駐京辦的人又專門去拉關係走後門,專門去找見一個人呢?過去駐京辦就是這樣,我要到北京,我要辦的事你一定要給我辦好,我到北京我要找的人你一定要給我找到,他就是承擔這麼一個任務,其實這個任務是錯誤的。

    主持人:

    我們的記者聯繫上了,我們先聽聽他在採訪的過程中都有什麼樣的資訊,王曉,你好。

    王曉(瞭望東方週刊記者):

    董倩,你好。

    主持人:

    據你的採訪了解,為什麼取消駐京辦,是從山東濰坊開始的?

    王曉:

    我採訪的時候主要聽到這樣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這一屆濰坊的領導班子,從整個的領導班子他們是必須富有創新精神的,之前這邊的事業單位改革也是從2003年就開始了,下面大家都在説,這個應該是事業單位改革的一部分。另外,這個也是我在下面聽到的一些聲音,濰坊下面的這種駐地辦已經名存實亡了。政府裏面有一個官員跟我説到,他到政府十年了,他到北京這麼多次,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找過駐京辦,因為現在可能也是下面的比方説民政局要找上面民政部,我直接可以聯繫,這種對口的甚至網上就有這種平臺可以聯繫的,所以駐京辦它的職能可能慢慢在退化。

    主持人:

    王曉,在你的報道裏面,我們知道濰坊幾乎把它所有的駐外辦事處都取消了,但是唯獨留下了一個青島辦事處,這是為什麼?

    王曉:

    這個主要是為了適應濰青一體化的工作需要,青島和濰坊的經濟合作項目比較多,而且每年還要開展青島濰坊周的活動,所以就把青島的辦事處保留了,但是它保留之後也是發生一個變化,因為它以前是屬於政府部門的,但是現在化到了發改委下面,一個經濟合作的辦公室,所以這樣等於它過去迎來送往的職能就取消了。

    主持人:

    純業務的。

    王曉:

    對,純業務的對接。

    主持人:

    最後一個問題給你,我們在你這篇文章裏面看到了你也採訪過其他的一些省市駐京辦的負責人,在對他們的採訪過程中,你有沒有問到這樣的問題,他們認為駐京辦存在的必要性都有哪些?

    王曉:

    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截訪、維穩的工作是很重的,尤其這兩年可能越來越重了。另外一個,也是我在採訪武漢駐京辦這邊了解到的,他們主要是在資訊服務包括招商引資上面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主持人:

    好的,謝謝王曉。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