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現“豬週期”促科學調控生豬行業

時間:2012-05-09 10:20   來源:中國網

  “這豬真是沒法養了,光死,沒價,成本還猛漲。”河北省安平縣華龍種豬養殖場場長蘇統建近日愁眉不展,“出欄一頭豬賠80多元”。

  不僅在河北,中國近期出現了全國性的豬價下跌,導致虧損現象在多地上演。農業部5月2日最新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第4週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4.60元/公斤,比1月份第4週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7.75元/公斤已下跌了17.7%。

  中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表示,今年春節後,受生豬生産週期性波動影響,生豬價格持續走低。截至4月11日,全國豬糧比價跌至5.99:1,跌破6:1的盈虧平衡點,部分地方養殖戶已經出現明顯虧損。

  據記者採訪了解,不僅中小規模養殖戶面臨虧本,規模養殖場也面臨經營壓力。河北裕豐京安養殖有限公司是河北省規模較大的養豬場,種豬銷售遍及全國,也是國家生豬活體儲備基地。其養豬事業部總經理、中國畜牧業協會養豬分會副會長閆恒普説,3月下旬開始,公司每出欄一頭豬就會賠30至50元。

  業內人士認為,供過於求是導致本輪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從供給方面看,受去年豬價大漲刺激,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提高,生豬存欄量增加,導致生豬出欄量增加。與供應增加相比,近期中國豬肉需求量相對固定,加之天氣轉暖,豬肉消費進入傳統淡季,需求量出現下降。

  據了解,生豬價格每隔幾年就會規律性波動一次,被業內人士稱為“豬週期”。近十年的豬價變化,大致有3個“豬週期”:2003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今。從生豬價格監測圖看出,2006年以後,生豬每公斤價格波動價差大約由4元擴大至10元以上。

  相關專家表示,散養戶過多、供求不對接、調控不科學等因素加劇了“豬週期”波動。

  閆恒普説,雖然規模養殖在養豬業中的比例不斷增加,但分散的小規模飼養仍佔據重要位置。受利益驅動,分散的飼養戶在生豬效益較高時容易一哄而上,導致養殖規模在短期內迅速膨脹;而在效益下滑時,養殖戶又會一哄而散,造成生豬出欄量急劇下降。據了解,生豬出欄量每變動一個百分點,就將可能引起後期豬價六七個百分點的波動。

  供求不對接導致豬價波動加劇。據業內人士介紹,一些國家的養豬行業協會有權實行行業自律,根據國內消費量來確定生豬養殖量,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就能保持價格穩定。但目前中國生豬生産的盲目性較大,供求不對接,需求相對固定而供給變化較大,容易導致豬價暴漲暴跌。

  面對豬價下跌,中國相關部委近日聯合發佈了《緩解生豬市場價格週期性波動調控預案》,並且由於豬糧價比已跌破6:1的預警線,這一預案已經啟動。然而,河北省畜牧業協會秘書長劉文科表示,國家收儲只能暫時拉動豬價,不會有大的變化。據劉文科介紹,截至三月底,河北基礎母豬數佔存欄總數的15%,而合理比例應為10%,這就意味著河北生豬出欄量短時間內不會減少。

  業內人士表示,規模化養殖是走出豬價暴漲暴跌怪圈的必由之路,未來應提高養殖門檻,改變養殖産業無序管理狀態。由於養豬業沒有明確門檻,還有能繁母豬補貼,一旦豬價上漲,一些與養殖無關的企業紛紛養豬,造成豬價非正常波動,未來應在環評、檢測等方面設定門檻,改變養豬鬆散的局面。

  同時,發展規模養殖必須依靠科技支撐和科學管理。“目前,我們科技攻關、科技推廣都沒有相關經費,想開展技術人員培訓,也沒有經費。國家科研經費只給個別專家,即使研究出成果,也不能推廣。”劉文科説。

  相關專家則表示,中國應借鑒美國、日本等豬價波動較小國家的先進經驗,實現供需對接,從而做到供需基本平衡,避免豬價坐“過山車”。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