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原本是銅市、樓市的開工旺季,但“金九銀十”的市場規律在今秋被打破了。
剛剛過去的9月,國內外大宗商品市場迎來了金融危機以來最淩厲的跌勢,跟蹤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CRB指數9月大跌逾13%,國內市場跟蹤絕大多數上市商品平均價格表現的商品綜合指數也下挫10%,雙雙創下2008年10月以來的單月最大跌幅。
大宗商品價格的慘澹讓市場亦喜亦憂,喜的是通脹壓力將得到緩解,憂的是經濟二次衰退陰霾再現。
CPI、PPI或背道而馳
在大宗商品暴跌中,有色金屬等工業類商品首當其衝,9月國際銅價已經累計下挫近25%,倫敦、紐約兩地油價跌幅也達到10%,紛紛創下了金融危機以來的單月最大跌幅。這樣的市場跌幅甚至讓投資者重新想起三年前雷曼兄弟破産後國際大宗商品持續暴跌的場景。
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下跌也引起了國內市場的共振。據商務部監測,國內市場生産資料價格已經多周回落。9月19日至25日當周,有色金屬價格連續第三周下跌,跌幅達4%。當周礦産品價格也下降3.2%,其中鐵礦石下跌3.4%。此外,當周鋼材價格也下降1.2%,受鋼廠下調報價、鐵礦石價格下跌、下游企業採購減少影響,鋼價已經連續五周回落。
國家統計局將於10月14日公佈9月CPI和PPI數據,而大宗商品價格下挫和生産資料價格回落都將優先反映在PPI數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