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末生産性服務業增加值將達15.8萬億

時間:2011-08-22 15:02   來源:經濟日報

  融合步伐逐步加快

  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牛波如此詮釋自己的車聯網運營系統:“它使車輛成了一個智慧網路移動終端,通過車載電子設備實現車與車、車與人、車與城市之間的網路連接,達到更智慧、更安全的駕駛。對於運輸企業,車聯網將帶來極大的便利,可隨時掌握運營車輛的狀態,並節約油耗,提高安全管理水準。”

  而車聯網不過是物聯網在交通運輸領域的一大示範應用實踐。以物聯網、電子商務等為代表的生産性服務業,正在加快與其他産業的融合發展,開闢出更加廣泛的空間。

  作為中糧集團旗下的專業B2C(企業對個人)食品網站,我買網用數字説明瞭發展的速度:商品種類從2010年年初的2000種增加到目前近8000種,日均銷售額目前已達年初的10倍左右,日新增註冊用戶也已達年初的10倍。“2009年,中糧集團提出了以消費者為導向,建立‘全産業鏈’保障安全品質食品模式,而電子商務正是一種補充。”中糧我買網線上行銷部經理尚炎如此表示。

  從城市到農村,從工業到農業,近年來,工信部以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工業設計服務等重點行業管理為切入點,推動生産性服務業發展,推動其與其他産業進一步融合。

  據介紹,在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領域,工信部著力抓好政策標準和規劃,加快發展資訊技術服務業,組織開展試點示範工作,完善産業公共服務體系,重點支援了20個軟體産業聚集區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在工業設計服務領域,2010年7月,工信部與教育部、科技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從提高工業設計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工業設計産業發展水準等6個方面提出政策措施;在物流資訊化及電子商務領域,工信部著力推動大型製造企業提高物流資訊化水準,提升供應鏈管理和運作能力等。

  政策環境不斷完善

  在中國製造業轉型的背景下,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是增加工業附加值、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向技術進步和效率提升驅動的集約式經濟增長轉型的重要因素。

  不可否認,當前生産性服務業在我國的發展水準仍然偏低。“服務業在現行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比較分散,特別是生産性服務業範疇和分類還未確定,在統計上更是難以實現。”朱宏任告訴記者。

  為進一步完善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環境,國家發展改革委正會同工信部等部門制定《“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錶示,規劃要充分體現“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現代服務業大發展大提速戰略機遇期的規劃思路,力爭加大對生産性服務業的推進力度、現代服務業新的模式和增長點的培育力度。朱宏任也透露,生産性服務業將在稅收、融資等方面獲得一系列優惠政策。

  在國家大力推動生産性服務業發展的同時,各地也提上了日程。北京和上海的“十二五”規劃綱要都提出,未來5年生産性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上海市轉型突圍力推“嵌入式”生産性服務業;山西則明確提出建設中西部現代物流中心和生産性服務業大省。

  在各方大力支援下,“十二五”時期,生産性服務業將獲得更為規範、寬鬆的發展環境,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並將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取得更大的突破。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