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仍面臨深層次問題 未來不宜盲目樂觀

時間:2010-06-11 15:55   來源:新華網

  商務部副部長鍾山今年4月曾表示,多年來,中國外貿發展模式更多注重數量擴張,規模與品質效益協調發展不夠;企業加工製造能力強,但自主創新和市場行銷能力弱;出口産品的品質、檔次、附加值,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話語權及重要商品貿易的議價權等方面與貿易強國還有很大差距。

  據海關統計,在去年中國外貿出口200強企業中,出口上10億美元的企業有80家,其中內資企業不過十余家,最大的內資出口企業華為去年出口總額為69.9億美元,在排行榜上居第八位。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自主出口産品的國際競爭力仍有待提高,真正擁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國內企業仍然缺乏。

  張傑認為,中國本土企業並不是依靠打造自主品牌來獲取出口優勢的,相反,過度依賴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本土企業自塑品牌和創新研發的意願,使得出口企業無法向價值鏈的高附加值環節躍升。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的張軍生博士指出,除了出口,進口方面中國也面臨若干不利因素,比如鐵礦石等大宗商品漲價導致中國前5個月進口額大幅增長。但他指出,儘管面臨諸多外界壓力,中國政府仍堅持促進進出口平衡的戰略,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進口貿易便利化程度、對來自部分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商品進口實行零關稅待遇等擴大進口,對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