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市場化 金融崛起需要雙輪驅動

時間:2010-01-11 11: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成思危:工資應與CPI聯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成思危在論壇上表示,我國經濟轉向依靠消費將成為必然,要促進消費必須首先讓群眾能消費、敢消費,這仍需要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如建立工資與CPI聯動等制度。

  由於增加老百姓工資性收入這一點,短期來看較難實現,因此,在制度建設上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讓人民群眾的收入和國民經濟增長同步。二是要建立隨著企業效益增長提高工資的制度。成思危表示,沿海地區有一些企業10多年都沒有給農民工上漲過工資,這實際上降低了勞動在分配中的比重。三要建立隨著CPI增長而調整工資的制度,否則個人收入實質上在逐步下降。

  此外,還需提高個稅起徵點,推進信用消費,讓大家能消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低保補貼,解決教育、醫療、住房這三大社會保障,並提供其願意消費的産品,促進消費者轉變觀念。 (蔡宗琦)

  吳曉靈: 建立無縫對接的多層次資本市場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吳曉靈建議,應建立無縫對接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充分發揮股份制企業的優勢,建立有效的場外市場,改進主機板市場的退市制度和再上市制度。

  她表示,場外市場是培育企業、整合企業的重要平臺,讓暫時不夠上市條件的公司股票在此流通,為成長企業尋求融資流通的合法渠道,培育公開上市資源;此外,已上市大宗交易的股票和退市公司股票也可以在場外市場交易,提高上市公司競爭力,避免主機板市場的震蕩。

  吳曉靈建議,以行政法規方式明確證券定義,擴大證券交易場所;建立以深交所股份代轉讓系統為基礎的現代場外市場,而現存産權交易所可以成為未來場外市場産權登記部門或資金清算載體。對於場外市場監管問題,她表示,應該建立統一規則指導下的行業自律管理,包括建立保薦券商或做市商制度,由保薦券商和企業註冊會計師對企業資訊的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她表示,場外公司掛牌門檻的制定應與場內有所區分,對最低凈資産和稅後利潤提出要求,至少要有一個保薦商或兩個做市商,股東的人數應低於200人。

  吳曉靈指出,重要的是建立場外市場掛牌公司的升板制度,改進主機板市場的退市制度和再上市制度,通過交易重組,減少再次公開上市惡意炒作。

  她透露,目前在一些創業板企業上市前夕存在非常嚴重的腐敗問題,在臨上市前強行入股,賺取企業上市之後的利潤,如果建立升板降板制度,就會使創業板企業在場外交易達到一定交易量和價格後逐步升板,有利於企業股價穩定和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蔡宗琦)

  唐雙寧:我國需要強有力的信貸政策

  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在論壇上表示,我國需要實施強有力的信貸政策,通過系統性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來解決信貸結構問題,進而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貨幣政策目標。他指出,必須實行總量、結構、品質為主要因素的三角形貨幣政策,才能保持貨幣政策的科學性、適用性、穩定性。

  首先,貨幣政策應注重總量。要考慮四個要素,即穩定幣值、促進增長、充分就業、平衡收支。一般情況下,穩定幣值是主要考慮要素,而在金融危機等特殊情況下,其他要素也會上升為主要因素。

  其次,解決“結構”問題,需要將貨幣政策目標通過信貸政策的形式使貨幣資金得到合理分佈。需要通過合理引導金融機構信貸投向,改善信貸結構,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科技進步和社會資源優化配置,支援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只有在結構合理的基礎上,總量才能真正合理。結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反過來會倒逼總量。

  第三,在品質方面要做到“五個防止”,即防止通脹、防止通縮、防止不良資産、防止股市非理性波動、防止商品市場非理性波動(當前主要是房地産市場)。這“五個防止”對管理當局來説,既各有側重,又要協調聯動。 (丁冰)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